“单独二孩”落地,你准备好了吗?

2014-06-11 08:17: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5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单独两孩”在我省正式“落地”生效。市民们如何看待这一政策?对于符合条件准备怀孕的夫妇来说,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政策的实施将对相关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单独”家庭:有人欢喜有人纠结

“你们符合条件,还会再要一个孩子吗?”“再生一个孩子,有人帮着带吗?”近段时间,“单独两孩”已成为市民闲暇时的热聊话题。记者发现,有的家庭为该政策的落地欣喜不已,已开始积极做好备孕计划,更多的家庭则处于观望状态,要或者不要第二个孩子让他们感觉十分纠结。

“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让市民刘先生一家十分开心。供职于我市某事业单位的刘先生,已育有一个5岁的儿子,由于妻子是独生女,岳父母经常催促着夫妇俩再生一个孩子,但碍于以往政策限制,他们一直未敢“实施”。现在好了,随着新政出台,积极备孕已成为他们家的头等大事。

与刘先生一家同样欣喜的大有人在,32岁的陈女士便是其中之一,“作为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我从小就期盼着能有个伴,我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在成长中重复我曾遇到的孤独。”陈女士对记者说,“如果能有个弟弟妹妹陪着她,她的童年会快乐很多。两个孩子一起成长,学会分享和担当,对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大有益处。”新政的实施也让部分市民十分纠结,“我和爱人都不太想再要孩子,可是家里老人的态度十分坚决,让我们再生一个。”在开发区某公司工作的小周告诉记者,之所以不想生二胎,经济压力是一方面,时间和精力也必须考虑周全,小周给记者算了笔账。他和爱人的月收入加起来4000多元,每月要还房贷1500元,加上生活开销、用在孩子身上的日常支出,一个月下来,工资所剩无几。

“孩子满月前,我过的全是黑白颠倒的日子。一晚上要起来数次给孩子喂奶、把尿,每天都睡不好。孩子半岁后,交给我母亲照看,可老人毕竟上了年纪,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工作都干不踏实。”谈起照看孩子,包先生用“精疲力竭”来形容。

妇产医生:做好孕前身体准备

“单独二孩”政策“激发”了部分家庭再生一个宝宝的热情。可现实中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妇们,除了做好心理准备,还要做好身体准备。

市区某妇产医院主任医师王志叶告诉记者:“如果符合条件的夫妻双方都有再生一个孩子的意愿,那么还是尽早为好。”在王医生看来,“单独两孩”政策虽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并非每个符合政策条件的女性都适合再次妊娠。一般说来,25岁到30岁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医学上将35岁以上的产妇称为“高龄产妇”,35岁以上产妇要注意,产前诊断必须做。高龄女性怀孕,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孕前检查提前做,孕期检查不可少。虽然有生育头胎的经验,但是对于怀二胎仍然马虎不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准爸爸而言,备孕前也要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一定要戒烟戒酒,至少应在受孕前3个月就停止喝酒、吸烟,因为饮酒过度可使精子发生形态和活动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受孕和胚胎发育,使先天智力低下和畸形儿的发生率相对增高。

相关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生不生二胎,并不仅仅是相关家庭的单独选择,随之带来的市场连锁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孕婴产品进驻我市,记者在解放西路某母婴用品店看到,婴幼儿用品琳琅满目,涉及食品、服饰、玩具等方方面面。“新政的实施,肯定会为母婴用品行业带来相关利润。”该店店主告诉记者。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不少的家长们更舍得在孩子身上多花一些钱、多下一些工夫,与之相关的众多行业也随之“水涨船高”,业内人士分析,除了母婴用品市场,早教、家政等产业也许将随着“单独二孩”的实施迎来又一次需求高峰。(记者 邱睿)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