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种菜”了吗?

2009-10-20 09:4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城市年轻人掀起“务农”热
 记者在调查中体验了开心网这种“种菜”的小游戏。在注册为会员以后,添加一系列组件,就拥有了一座虚拟花园,可以在花园的商店里买到土豆、胡萝卜、玉米等植物的种子去种,不时地给植物浇浇水、除除草、捉捉虫,等待收获,然后再卖掉果实。除此之外,偷别人的劳动果实是这个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别人家的植物熟了,你就可以进去偷他的果实,不劳而获。就是这样一个偷与被偷的小游戏使得其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阵“务农”热潮,甚至有人半夜定闹钟起床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偷菜。
 最近两个月,我市一家公司文员小丽沉迷于开心网上种菜、偷菜的游戏。她说:“我每天上班都坐在电脑前面等待我的果实成熟,时不时地给植物浇水、除草、捉虫,用卖果实的钱去买‘房子’,随着‘个人资产’的不断壮大,我就更舍不得放下这个游戏了。甚至下了班回到家,我也时刻操心着我的果实,有好几次都到半夜两点了,还挣扎着起来去收我的‘雪莲’。现实中偷东西是犯法的,可是这种偷菜游戏却让我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喜悦。我还在一些论坛里和许多朋友一起讨论交流偷菜的技巧。”小丽的同事李女士则认为小丽太沉迷于这种网络游戏了,上班时间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免得被老板骂,甚至因为玩游戏丢了工作就更不值得了。
 自己经营一家小服装店的张小姐,自从注册成为开心网的用户后,就喜欢上了“种菜”的游戏,“每天看店很无聊,有空就泡在开心网上,给菜地浇浇水,看看别人的菜地里有啥好偷的。种着、偷着、卖着……有时觉得这游戏是挺无聊,但就是总想上去看看我的和别人的果实熟了没。”她说,现在很流行“网络钟点工”,她每次去北京进货的那两天,都会在网上找个“网络钟点工”替她盯着她的菜,这种钟点工并不贵,随着时间的长短也就几元到几十元,给对方付款则是通过淘宝网的支付宝来完成交易。
 
 中老年人加入“种菜”队伍
 “种菜”风潮已有一段时间了,有一部分年轻玩家纷纷厌倦退出,然而一些离退休的中老年人却成为了“种菜”风潮的生力军。65岁的杜大爷已经是10块地的拥有者了,他告诉记者:“最早是看孙子在网上玩种地、偷菜的游戏,孙子为了让我在他上学的时候替他‘收菜’,就教会了我,玩着玩着我也喜欢上了这个种菜游戏,我还发动了老邻居、老朋友跟我一起玩。现在我在开心网里有20多个好友,我们平时在网上互相偷偷菜,挺开心的,私下里打电话也常常开玩笑说:‘你又偷了我多少玉米啊?’”家住五一西路的周女士对记者说:“我妈今年快60岁了,她退休前从事的是会计行业,所以对电脑并不陌生,退休以后她就喜欢上上网,最近我常常看到她大早上起来就先‘收菜地’,就怕别人把她的菜偷了。她还下载了《开心网偷菜心得》进行学习。”44岁的习女士说,她和女儿都“种菜”,每天母女俩你偷我的菜,我偷你的果,现在她住在村里的母亲受她们影响也每天上网“偷偷菜”,习女士的母亲笑着说:“家里有田早都不种了,现在跑到网上‘种菜’,年轻的时候种玉米也没偷过别人家的,这老了老了反倒学会‘偷’别人的菜了。”据记者了解,城市中大多数中老年人被种菜游戏吸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城市里无法体会种植的乐趣,然而在虚拟的种植和收获中,却能够得到很多快乐。
 
 “偷菜”引发社会隐忧
 学生群体也在开心网和人人网的玩家比例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种菜、偷菜本身看来只是个游戏的行为,却引发许多家长的担心。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要偷别人的东西,偷东西是不对的。但这种种菜的游戏,却开发了偷别人果实的功能。虽然不是真的偷东西,但是每天玩着这样的游戏,把‘偷’字挂在嘴边,长期下去,可能会让孩子认可这种错误的行为。”
 有心理专家指出,这种网络小游戏使游戏者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心理满足感,借虚拟网络满足内心的欲望需求,虽有一定的减压效果,但长时间地过度沉迷网络,有可能发展为失眠、烦躁等网瘾综合征。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仍在形成当中的青少年来说,这种游戏会对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降低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此时,应该正确地引导,防止虚拟世界中的某些不良价值观渗透到孩子的现实生活中,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本报记者 白洁)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