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广告何以如此猖獗

2010-08-30 17:0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名为“办证”实为骗局


近日,笔者在我市鼓楼西、花果街、鼓楼东大街等主要交通路段的街头巷尾发现,五花八门的“办证:8888xxx、1512797xxxx……”广告在电线杆上、墙壁上、路面上随处可见。从广告形式上看,有的采用醒目油漆喷涂,有的是张贴不干胶标签。手机号码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笔者粗略地数了数,仅花果街就有上百条“办证”广告。
为了揭露这些骗子的真面目,笔者以要“办证”为由随意拨通了一名假证贩子的电话,电话打通后,对方问要办什么证,笔者说要某大学毕业证,对方开价150元,其他证件价钱从100多元到500元不等。办证贩子说:“只要你能说出什么证来,我们都可以办。”办证手续是先把照片和有关资料(身份证、学校、所学专业等)准备好。当笔者仔细询问是否当面交易时,对方以准备好资料后到师大附近的邮局再电话联系为由,便匆匆挂了电话。稍等片刻,笔者又一次拨通其电话,声称已准备好资料。对方“小心”地说:“把你的资料和相片先投到邮政局的邮箱筒里,我们邮局里面有熟人,晚上我们派人过去拿。”晚上,笔者在邮局门口等了很长时间,一直未见人来取。最后笔者再次拨打对方的电话时,对方称,“已收到资料,明天可以拿证。次日对方来电话说:“证已办好,速将150元汇过去。如果不汇钱,就拿不到证件。”其实笔者根本没往邮箱投放资料。几分钟过去了,对方打了好几个电话来“催款”。笔者随即查询了其手机号码归属地,原来他们是遥控指挥,根本不在我市,手机号是河北邯郸的。
之后,笔者又多次拨打街头做假证件的电话。通过多次联系调查,证实街头“办证”广告骗局很多。“办证”骗局流程大致如下:骗子雇人在街头散发广告,顾客联系骗子办证,顾客提供材料,骗子让顾客先汇款再取货,直到顾客发觉上当,这个骗局才结束。往往受骗者因有“难言之隐”也只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利用做假证骗钱,使需要证件的人汇钱得不到证件的上当者很多。更有花钱做出假证的后悔不迭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一个高中毕业生小张,父母有门路让他进了政府部门。在一次公务员考试报名时,他因没有本科毕业证就抱着侥幸心理,想做个假证蒙混过关。在路上找到一个制假证的电话,联系后,对方承诺花2400元就能做一个假全日制本科毕业证,而且可以通过审核。小张咬牙花钱做好假证,用假证报了名。没想到招考公务员的部门一审核就发现他用的是假证,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每每说起此事,小张就后悔不迭,奉劝花钱做假证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要通过考试取得真正的毕业证。

缘为社会多方需求


笔者认为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但一定有其原因,那么办证广告如此猖狂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庞大的买方需求,使办证广告“无处不在”。当前,竞争日趋白热化。毫无疑问,谁手里的“硬件”(学历、身份等)越高、越多,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现在社会上招聘、升职等唯学历论的现象,促进了假证需求的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假证市场泛滥。只有改变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使假证无用武之地,才会从根本上杜绝伪造、贩卖、购买学历证书、文凭等现象。比如某些单位,需要招聘的工作岗位根本用不到一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但一看到别的单位招的人学历很高,也就往上赶,而一些有能力想到这些单位的中专、大专生,为获取职业岗位自然要想办法走捷径去办假证。有些单位工作上其实根本不需要多高的英语水平,但员工在评职称时也要求必须通过英语职称考试,能力再好也免谈。
也有些单位和个人,到政府部门办手续时,由于手续不健全、条件不具备或怕麻烦等原因,就“另辟蹊径”办个假手续、假证件,企图蒙混过关。
第二,“暴利”也是假证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存在巨大的利润诱惑,才会形成那么庞大的办证队伍。伪造贩卖证件、文凭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产业。假证的购买者利用假证可以找到工作获得升迁,办成事情,得到自己想要的,对这些人而言,一个假证,投入上百元,但收获可能是成千上万元。
第三,社会上对制、贩、购、销假证者的打击不力,对持有、使用假证者的宽容,也是假证市场得以长期存在、难以消灭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办证”广告为非法广告,直接造成了假证件的泛滥,违反了我国的相关制度。其制造、贩卖者理应依法受到严惩,然而,相关部门对假证广告的打击大多数限于罚款而已,鲜有追究刑事责任的。

加紧治理刻不容缓


对于如何彻底清除消灭假证广告、假证市场,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虽然众说不一,但都透露出了对制假广告的痛恨和要求严厉打击。
一位机关干部张先生说,现在应该逐步改变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观念。应该把能力作为考察人才的第一要件,降低人们购买假证件的欲望。政府部门则应当大力提高办事效率,各种证照手续当办则办,快办,避免购买假证。
师大的一位教授说,打击假证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安、工商、城管、通信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各区域联手行动。使“办证”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制贩假证者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对抓获的犯罪人员坚决用法律制裁,该判刑则判刑,不可一罚了之。还要增强对各种证件、证书、证照、印章的防伪技术,加强各种证照印章的监督检查管理力度,让假证无用武之地。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对购买、持有和使用假证者的打击处罚力度。有必要为购买、持有和使用假证的违法行为以国家法律形式公布,一旦触犯,坚决予以处理。
“办证”广告让我们整个城市蒙羞。它不仅破坏了社会秩序,还严重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打击“办证”广告,杜绝“办证”广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呼吁全社会都能携起手来,彻底清除“办证”广告,还社会一个健康和谐的经济生活秩序。



编后

让制假证者无路可逃



制假用假都是违法行为。制假者,千万别铤而走险。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好: “你可以在某个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一个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假的终归是假的,总有一天会露馅,奉劝那些制假者,毋以恶小而为之!
更要提醒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高学历不一定就有高能力,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办理假证,本来是偷偷摸摸的行为,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制假贩假,人人痛恨。但是多年来,这样令人痛恨的行为竟敢公然显身,且屡禁不止,我们不禁要问,有关职能部门在干什么,难道真的无计可施,无法可治吗?我们热切期待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携起手来,杜绝假证,拒绝假证,制止假证,让假证无用武之地,制假证者无路可逃。

(乔怡 )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