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防震减灾工作纪实

2010-08-31 16:2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图为该县正在进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如何防震减灾?如何防患于未然?大大的问号摆在所有人面前!
于扎实实践中、在埋头苦干下,蒲县作出了回答:建成8座农村安居工程示范点、设立12处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校安工程23所,健全防震减灾室外指挥部设施设备,完善地害灾害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他们的努力获得了高度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先进单位”、“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一等奖”等。这一项项荣誉背后凝聚的是该县县委、县政府在防震减灾进程中的集体智慧和辛勤努力。

领导重视  严格工程管理


坐落于山西省中南部的蒲县,地质构造复杂,紫金山断裂带横穿全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分别为4.5级和5.4级地震。为了10万蒲子儿女的生命财产安全,县委书记乔建军、县长闫建国多次深入地震部门、重点观察点进行调研;充实、调整了由县长担任总指挥的防震减灾指挥部,将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细化到个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县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及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岗位补助以及防震减灾经费也被列入财政预算。
为确保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近年来该县加大地震农居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先后建成后堡移民新村、山中移民新村、略东移民新村等8个农村安居工程示范点。同时对全县校舍进行安全排查,最终确定新建、加固项目校23所,并现场指导校舍加固改造工程、新建校舍选址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校舍的建设和加固。
鉴于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地震局列入城建规划和国土规划委员会单位,全程参与建设项目的论证、审批、立项,行使一票否决权。同时,简化流程,强化服务,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一窗式”办理,凡属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全部进行抗震设防审批。做实做细城市地震安全工作,对县城辖区现有的建筑物特别是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易产生次生危害的工程进行普查,进一步加强了地震灾害基础数据库建设。2009年蒲县防震减灾经费预算15万元,实际到位58万元,并另行拨付20万元用于购买包括应急充气式帐篷、发电机、对讲机、救援包、投影仪、卫星接收传输系统等设备的防震减灾室外指挥部所需物资,专门配备地震应急车辆,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精益求精  完善监测机制


2009年5月2日,蒲县发生了3.6级有感地震,蒲县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一边向上级及时汇报,一边向震中派出工作队,迅速核实有关宏观异常现象,及时平息谣传和误传,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定。
精准的监测数据和迅速有效的行动充分显示了蒲县在震情预报方面的辛勤付出。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该县一直注重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观测人员严格执行观测规范和操作程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注重以科学有效的制度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管理,坚决执行全天24小时震情值班制、发现异常不过夜制、突发疫情及灾情速报制和震情会商制等制度。保证地震监测仪器24小时正常运行,震情信息24小时畅通。在巩固完善地震群测群防网方面,认真做好地震宏观异常跟踪调查核实工作;加强现有地震观测项目和宏观观测点的管理,调整群测群防网点建设,强化地震监测设备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建立健全了“三网一员”建设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奖惩制度,严格执行电话零报告制度和观测结果登记台账制度。截至目前,蒲县已基本形成了乡乡有网、村村有员、上下贯通的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恪尽职守  提升应急水平


2009年5月12日,随着一声“地震了,赶紧往出走!”的呼叫,蒲县一中防震疏散演练现场,正在教室自习的学生们赶紧拿起课本顶在头上,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跑向大操场……蒲县为提高全县人民地震灾害应急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学校、企业地震应急演练,下大力气完善地害灾害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组建。指导县城6所学校、部分乡镇学校制订了详细的防震演练方案,分批组织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正式启动了厂矿企业地震应急系统建设试点工作;联合人武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地震应急队伍军训及防震知识培训;对人武、公安、消防、城建、电力、水利、通讯、交通、卫生等各单位的专业抢险、抢修、抢救队伍进行登记、备案、培训,明确个人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全县9个乡镇分别组建了共计2923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为了让《蒲县地震应急预案》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实际,立足于防大震、救大灾,对原有方案作了重新修订。
应急避难场所是防震减灾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该县在城区共设立了包括蒲伊广场、平安广场、一中操场等在内的8处应急避难场所,在乡镇也建立了4处用于避险的安全场地,并逐步完善救灾指挥、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应急供电等主要应急避险功能及配套设施。

孜孜不倦  推广安全教育


该县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积极部署、扎实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培训。在县直机关、乡镇政府、社会民众中广泛开展了新法的宣传贯彻工作,集中购置了《防震减灾法》及法律释义,分送至县委、县政府领导及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纪念7·28唐山大地震宣传周、防震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全力启动了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厂矿、进乡村”活动和蒲县3·28古庙会宣传周、科技“三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在县电台、电视台制作专题栏目,全方位讲解防震减灾知识;新建立了两个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并纳入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深受学生喜爱。
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培训。该县组织了各学校校长及后勤人员开展地震知识培训三次,邀请专家为“三网一员”工作人员举办了两期知识培训,多次为离退休老干部、乡镇村委干部举办地震知识专题讲座,通过扩大宣传面,使之成为蒲县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一支主要力量。
情系百姓生命财产,心融一方祥和安康。目前,蒲县正积极探索有效防震新举措,努力开拓科学减灾新路子,尽心尽力为全县人民构筑一道坚固的防震减灾安全网,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蒲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 辛耀恒 张鹏 宜文静 陈良芳 )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