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遭遇网恋陷阱

2010-09-28 17:0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9月10日上午9时,尧都区公安局刑警五中队接到山西师大文理学院大三学生小燕报案,称其学校统一发放的信用社银行卡上的钱被人盗取。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立即展开了案件的侦查工作,通过对受害人的调查了解,得知银行卡取款之前受害人和孙某接触过银联卡,民警随即到银行调查该银行卡现金的取款时间、地点及取款数额情况,并调取取款当日银行的监控录像,经仔细辨认,确定其网恋男友孙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芳心暗许

今年5月,孙某加入交友QQ群,在网络视频聊天,他认识了网友小燕,在得知小燕是一名大学生,就极力讨好她,骗她说自己在阳煤集团工作,收入丰厚,通过聊天,孙某极力地讨好小燕,进而取得了她的好感,于是二人就加深了交往,从网上聊天发展到互相见了面,再经过进一步的熟悉,还带 着小燕到家里见过父母,双方就这样确定了恋爱关系,频繁地通过电话和网聊联系。
小燕上学的日子就要到了,孙某热情地提出要送她到临汾上学,深陷情网的小燕答应了他。

    钱款被盗

8月30日,孙某送她到临汾后,两人一起到工行把钱往学校统一办理的银行卡上转账,通过转账,孙某获知了小燕银行卡上有不少钱,而密码正是她的生日。出了银行,孙某提出帮她暂时保管银行卡和身份证,由于穿着单薄,不便携带,小燕不假思索就将自己的银行卡和身份证交给了孙某。
拿到银行卡后,孙某便动了盗取钱财的心思,之后,孙某拿着银行卡在ATM机上,确认银行卡密码正是女友的生日,已经买好回家火车票的孙某,为了将钱财盗窃到手,又到火车站改签了日期,第二天,孙某在东城信用社1号柜台取走了卡内的11000元,将银行卡及身份证交还了小燕,随后,就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9月9日,小燕接到学校催交学费的通 知,当得知自己的银行卡上已经没钱支付学费时才慌了神,急忙来到信用社查证,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她,其银行卡已于8月31日被人凭有效证件取走,小燕赶紧给孙某打电话,而孙某的电话却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恋人落网

孙某手机一直关机,人现在到了什么地方,这给民警的抓捕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将孙某尽快抓捕归案,办案民警让小燕利用网络想法联系到孙某,不要提银行卡的事,避免打草惊蛇,尽量用以往的感情把孙某引出来。接连几天,一直不见孙某的踪影,14日,小燕终于通过QQ联系上了孙某,当问及手机怎么打不通时,孙某谎称手机换了号,还没来得及告诉她,小燕告诉他自己病了,希望他能来临汾看看她,孙某相信了小燕,并告诉她15日来临汾看她。
孙某来临的消息,让办案民警非常兴奋,当日,民警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附近及孙某可能出现的地点进行布控,下午4时许,当来到临汾要见女友的孙某刚下车,就被民警缉拿归案。
“自己这样害人害己,真懊悔啊!”面对 民警孙某叹道。同时他对骗取网恋女友小燕信任,盗取银行卡现金11000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通过网络交友QQ群视频聊天赢得小燕子的芳心后,在送她来临汾上学,一同去银行转账时,动了盗取钱财的歪心思。随后,他用盗取的钱还了几千元赌债,剩下的钱大部分用于个人的挥霍。
目前,犯罪嫌疑人孙某已被尧都警方刑事拘留。(文中受害人为化名)   

编后  互联网络为人类构建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然而,虚拟的网络在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温床,不少有关网络案件的发生,犯罪嫌疑人通常是利用感情攻势获取对方的好感和信任,进而实施犯罪活动,如何预防这种以感情为诱饵的犯罪,首先是正确的运用网络,对网络恋情要有足够的警惕性,及时识破对方的甜言蜜语或编造的谎言,最重要的还应做好自身的设防,个人的账号、密码等资料信息绝不能透露出去,以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通讯员 赵俊杰 田哲斌 )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