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发现在我市各个小学校门口,出现一种抽奖游戏,此种游戏迅速在小学生中间风靡起来,大家争相购买,但是也遭到家长们的强烈反对——
抽奖游戏扎堆校门口
在一家小卖部的门口,桌上放着一个纸盒和一些奖品。纸盒内放满了一堆小卡片。一个小学生告诉记者,纸盒内的小卡片就是抽奖卡,一张卡片5角钱,如果卡片撕开后,里面写着“特区礼品一份”,就奖励一个气球或是挂生肖玩具的绳子(老板称之为符咒绳),如果抽到的纸片写有“5元以下奖品”,是用塑料做的十二生肖的玩具(据老板说此种玩具叫做符咒)。
记者看到,小卖部的老板娘忙的不可开交,数10名小学生正兴奋地递出钱来刮奖。“运气真背啊,花了几块钱了,还是没中符咒!光绳子就好几条了!”人群中一个男孩边掏钱边失落地说。
“我手气好,让我来帮你抽一张。”旁边一个小男孩想凑上前去帮他碰碰运气,可还是没有中。而另一名抽奖的同学则明显地情绪高涨:“我中了,太好了!”随后便拿着符咒挂到了绳子上,兴高采烈地离开。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参与抽奖的孩子都对此“乐此不疲”,很多孩子都将当天身上所有的零花钱花光后,还继续在一旁兴奋地观看其他人刮奖。不一会儿,地上就散落了不少被撕开的卡片。
在相距不到两米的另一家小卖部,也里三层外三层聚满了小学生。一个男孩拿出两元钱扔给店主,然后熟练地从纸箱内抽出4张卡片撕开,结果依然是“特区礼品一份”,男孩只得到4个气球,一脸的失望,在一旁的店老板则怂恿:“再刮一张看看运气”。
在临汾市第一小学周围,除了小卖部有抽奖游戏外,在离小卖部不远的人行道上,还有几家抽奖的地摊,生意都很不错。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师大实验小学、临汾实验小学、东赵小学、南街小学附近的小卖部,发现小学生们在上下学的时间里,都扎堆似地奔向小卖部,非常沉迷于此类游戏。
小学生对游戏兴致勃勃
记者在附近随机问了几名小学生,提起“抽奖游戏”他们立刻来了兴致。
其中一名9岁小男孩对“抽奖游戏”似乎很内行,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抽奖游戏”的具体玩法:“你只要花5角钱买一张小的抽奖券,但中奖的大小就要看你的运气了”“那你中过大奖吗?”“哪有这么容易,我只中过一次,我有几个同学都中了好几次了!”“你们班同学都玩过吗?”“我们班同学都玩过这东西。”
当记者问到他从哪拿钱买“奖券”时,小男孩说:“当然是妈妈给的零用钱了。”
“兜里有一点钱都花在这上面了。”一位前来接孩子的老人无奈地说,给孩子的早饭钱和零用钱都被孩子拿来抽奖了,就是抽到了一个奖品,可那玩具没两天就坏了。
记者观察到,这些小卖部采取的抽奖形式很简单,只要花上5角钱,就可以直接抽取一种印有“新十二生肖护身符”“2011”“100%”等字样的奖券,在装有奖品的包装上写着“2011年最好玩的游戏”;奖项共设八等奖,特等奖是“笔记本电脑”,一至六等奖的奖项都是现金,七等奖是5元以下奖品,八等奖是特区奖。在奖项旁边写有“5元以下奖品由小卖部提供”。抽取的小方卡撕开隔离层后,是否中奖便跃然纸上。
记者发现在抽奖券和奖品的包装上完全没有联系的电话、地址,甚至连厂家的名称都没有。
希望相关部门对其整治
“有时候顾不上给孩子做早饭,就给孩子点零花钱让他自己买着吃,可孩子却拿钱抽了奖!”
“这是变相赌博,长此以往,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有时候儿子把零用钱买了‘抽奖卡’还不愿意承认,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这样下去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甚至养成一些恶习。”
家长呼吁:“在校门前小店和地摊卖抽奖卡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制止,还校园周边一个良好的环境。”
(记者 关婷)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