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轻点鼠标、足不出户的网购年货方式也成为众多网购淘宝族们的首选,这也带来了快递行业的“春运”。
“按正常的快递速度,网购三天后货就到了。可如今已过去一个多星期了,仍不见衣服的踪影。”一提起快递公司,在市区某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冯卉就开始倒起了“苦水”,虽然她在一遍一遍地催,但快递却一直上演“声声慢”。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快递公司,看到一派进进出出接货送货的繁忙景象。在广宣街百纺市场申通快递公司,记者看到还没派发的物品把整个库房堆得满满当当,几名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这个问题不只在咱们临汾有,全国各地都是这样。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货运高峰来得早一些,圣诞前夕就出现了货运高峰。”负责人李恺介绍,目前,每天的派送量达到了1800余件,是平日业务量的3倍。由于业务量增大、运送量增多,出现了储能不足、人员短缺、物品积压、延迟派送等情况。
业务量增大,派送的业务员也是苦不堪言。10日下午,记者在西关南园口碰见临汾申通快递的业务员王彬,正用电动自行车拖着满满一车货物在送货,“以前,每天的送单量都上不了60单,现在几乎天天都在100单以上,连吃饭上厕所也没时间,还经常有人打电话过来催,真是快崩溃了。”
随后,记者从淘宝网上发现,很多商铺年末都在搞打折促销活动,加上最近天气寒冷,不少专卖防寒用品的高信用度卖家生意火爆,像围巾等热门产品一天能卖出近百条。也有部分卖家在店铺首页打出了“因受寒冷天气影响及快递公司年末件量剧增,部分包裹派送时效可能有所延迟,敬请谅解;活动期间订单量大,快递可能会有所延迟,请耐心等待”之类的温馨提示。
谈及原因,一位快递从业人士认为,造成快递运行“瓶颈”的根本原因,还是快递业发展不规范,民营快递公司正处于低价竞争的阶段,还未形成行业秩序。他表示,派件要及时、准确,不能仅仅依赖快递员的敬业精神,更在于改变条块分割过严的传统运输方式,以及减少大量无效搬运与车辆空驶。在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将网购作为经济增长重要拉动力量的同时,还需要加快机场、码头、公路以及物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基础物质保障。
业内人士预计,伴随着岁末年初的网站促销潮,1月中旬,我市快递行业将迎来春节前寄递量的最大考验,而延误现象很可能延续至春节后。一些资深买家提醒市民,在临近年关的时候进行网购最好避开这一快递的高峰期,并且最好不要在网上购买瓜果、食品等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急需的商品。
记者 工力 实习生 张康
【责任编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