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查处假冒伪劣产品538万余元

2011-03-09 09:2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晓琳)3月1日,记者在全市质监系统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市质监系统坚持“源头抓质量,源头抓打假”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打假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948人次,立案案件530起,其中万元以上案件138起。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538万余元,端掉制假窝点16个,为消费者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80余万元。
开展各类专项整治。结合我市实际,去年全市质监系统先后开展了农资、建材、油品、棉花、烟花爆竹等10多个专项整治。并将农资打假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春耕秋播之际,全市质监系统加大检查力度,对辖区内20家农资生产企业和107家经销门店进行重点检查,同时深入226个村庄,抽取农资样品40个,及时查处了产品质量不合格、标识不规范、计量不足等案件,查处假劣化肥80余吨。建材专项整治中,以“地条钢”、水泥等为重点,共检查6类18种产品,查处建材违法案件8起。市局稽查分局联合霍州市局、乡宁县局,分别查处了位于霍州李雅庄洗煤厂西北侧、乡宁昌宁锁柱废品收购站3个“地条钢”生产窝点。加油站计量专项整治,共检查加油站160家,加油机200多台,查处计量不合格加油机19台。油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检样品324个,其中不合格20个,都依法进行了处理,从而有效地整顿和规范了我市成品油市场秩序。
加强眼镜行业监管。眼镜质量涉及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去年,质监执法人员先后对全市127家眼镜店进行了调查摸底,同时针对性地开展了中小学生眼镜产品质量比对。针对我市眼镜验配行业无证生产经营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眼镜验配行业专项整治,下发了整治工作方案,并向全市验配眼镜生产企业宣传贯彻了《验配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技术规范。同时,在《临汾日报》刊发专版,公布了验配眼镜企业“红黑榜”,扩大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影响力。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加快了全市无证眼镜验配企业的办证步伐。目前,全市已有74家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其中42家为2010年新获证企业,12家不具备验配条件的眼镜店已全部取缔,其余验配企业按照申报条件积极整改,从而保障了眼镜验配行业的健康发展。
突出开展了建筑工地原材料监管。一是围绕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工作,对辖区内临午、临吉高速公路、大西高速铁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用原辅材料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了不合格建筑用原辅材料投入重点工程项目使用,确保全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二是围绕民生工程开展工作,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建筑用电线、电缆、门窗、配电柜、建筑扣件和重要装饰材料,开展了居民小区建筑用原辅材料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建筑工地原辅材料的质量,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全市质监系统还开展了危险化学品及油罐车、家电下乡产品等专项整治,保证了高危及重点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