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四十春,步履铿锵,1600余名热血青年实现参军理想。
连续四十载,铸就辉煌,创造无一例责任退兵骄人成绩。
位于吕梁山南端的蒲县,多年来悉心呵护青年参军报国的梦想,从筹划准备、宣传动员、精心筛选到最后把他们安全送往部队,把好每个关口,筑牢每道防线,做细每项工作,走出了一条为祖国国防长城挑选优质砖石的好路子。
强化责任育“新苗”
蒲县大学生踊跃参军的背后凝聚着该县对征兵工作的高度重视。蒲县县委、县政府历来将为部队输送政治思想强、文化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的优质士兵当成一项政治任务,融于平时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实行县、乡、村三级岗位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各个环节责任明确,使整个征兵工作有章可循、上下一心。
该县人武部领导班子克服山区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及早安排部署征兵培育工作,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征兵工作全过程。
在宣传教育中他们坚持以全民教育为基础,以激励适龄青年从军尚武的爱国热情为重点,在全社会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高效率的宣传教育网络。
在适龄青年和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贯穿工作始终,“八一”建军节期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墙报、会议等,举办庆“八一”国防教育宣传月活动,播放民兵军事训练录像、军事体裁的影片和表演军事文艺节目,增强全县人民国防意识和参军意愿;每年组织全县各中学新入校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训,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依法服兵役教育;通过宣传“拥军模范”曹玉芳、“全国十佳军地两用人才”牛伟、“养牛状元”曹瑛魁、“雷锋式退伍军人”亢全保、“勤劳致富带头人”李东保等退伍军人,以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积极性;每年从11月1日起,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电视飘字幕、发表电视讲话、发放宣传单在县电视台《每周一歌》栏目中播放《从军歌》等多种形式进行征兵宣传;突出农村宣传重点,乡镇专武干部、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走访适龄青年家庭,设立咨询台,布置宣传车,行程上百里,在县城和9个乡镇巡回宣传,深入宣传国防教育和兵役法规,使征兵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征兵宣传发动氛围。
据统计,仅2009年冬的征兵宣传中,蒲县共张贴标语近 3000条,举办墙板报26余块,设立咨询站2处,编写简报4期,印发传单2000余份,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育征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牢记使命严把关
蒲县人武部部长张天龙、政委尹保峰介绍,“每年征兵时,免不了总有一些亲朋好友过来打招呼,但是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忠实履行使命,就像一根醒目的红线,始终贯穿于我们征兵工作的全部过程。”“提高征兵工作透明度,让征兵工作始终沐浴‘阳光’。”该县县长兼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闫建国如是说。四十年来,蒲县人武部采取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措施,时时刻刻严把征兵质量关口,考察遴选了大量高素质青年参军入伍。针对适龄青年外出打工流量大、流向多、流程远的特点,该县在各乡镇都开设兵役登记站,全面开展已毕业初高中学生的情况摸底,确定每个基层单位3至5名优秀青年作为重点选拔预征对象,采取人武部、教委、学校“三级审核”制度,认真查验应征青年的学历、文凭和年龄;严格执行集体定兵制度,征兵办、主检医生、政审人员、基层武装部长、接兵部队五方同时到场,共同协商,全面衡量,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优先把各项综合素质高的青年定兵,做到兵役机关、接兵部队、应征青年和家长“四满意”。
同时,蒲县与临汾市征兵领导组签订了《征兵工作目标责任书》,认真执行廉洁征兵责任制,每年组织召开廉洁征兵工作部署会,为征兵工作人员安装思想“杀毒软件”,提出“六个不准”:征兵期间不准巧立目乱收费、不准利用工作之便打电话,写条子、不准收受应征青年及家长的钱物、不准借征兵之机搞摊派、不准单独对应征青年进行走访、不准向应征青年及家长推销产品;实行公开征兵政策规定、征兵程序方法、举报电话信箱“三公开”;推行张榜公布体检合格人员名单、政审合格人员名单、预定新兵名单和定兵名单“四张榜”,张榜公示不少于5天,使征兵工作在群众监督下实现阳光操作;给每位应征青年发放发放《廉洁征兵监督卡》,对征接兵工作人员廉洁征兵情况逐项逐个环节填写意见,蒲县纪委、组织部、人武部有关人员组成的监督检查组,对征兵工作廉洁自律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对廉洁征兵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不留死角”,把各种不正之风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无尽关怀促成长
贺秉颖是蒲县第一个女兵,自去年入伍后,严厉的军事训练曾让她产生过放弃的念头。然而让她“坚定留下来”的是,蒲县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非常留意她这个女兵在军营的生活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寄封信过去鼓励她克服困难、努力训练,正是在该县征兵工作组的长期关心下,她对军营生活又重新焕发了热情。
就像贺秉颖一样,很多新兵满怀希望进入部队,但是受艰苦的军事训练、浓浓的思乡恋家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让他们出现一定程度的思想波动,尤其是入伍初、受挫时、探亲中、退伍前这些时间段,会直接影响新兵的成长和进步。蒲县县委、政府和人武部领导深切关心士兵在军营的健康发展,积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军人家庭的特殊优势,一直密切配合部队做好战士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无尽关怀贯穿他们服役的各个阶段。
“新兵适应期”,他们组织新兵和家长召开座谈会,勉励他们安心服役,争当优秀士兵,为家乡争光。“中间波动期”,新兵下连转入正常训练后,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个人进步、家庭问题产生思想波动。“探亲休假期”,该县发挥各级双拥领导组织和军人家属委员会的作用,从探亲战士回到家乡的第一天起,就纳入教育管理中,通过及时登门看望、召开探亲军人与优秀退伍军人座谈会、安排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适时教育,使战士在探亲休假期间,充实而又受益。“临近退伍期”,蒲县人武部和民政局都向部队了解蒲县籍战士的思想状况,针对部分退伍兵担心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的情况,县人武部和民政局及时给即将退伍的战士写信,介绍本县一项项支持退伍军人发挥优势、再度创业的优惠政策:“四荒”拍卖、果园承包、企业承包优先考虑退伍军人;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周转资金支持退伍军人兴办开发项目;定期举办退伍军人培训班,把素质高、能力强的退伍军人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在优秀退伍军人中选拔、培养入党对象……家乡经济变化和人才需求欢迎他们回乡做贡献,使战士们及时吃上“定心丸”。
四十年,蒲县持续完成征兵任务,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四十年,蒲县不断探索山区县征兵工作新特点、新规律。蒲县县委书记兼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乔建军踌躇满志:“我们的征兵无一退兵如同接力棒,将一任一任往下传,就像蒲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步履铿锵,一路挺进!”(通讯员 辛耀恒 陈良芳)
【责任编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