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发明家的成长之路

2011-03-29 11:2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自家院子里,杜鹏父亲有一间小“实验室”,杜鹏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部分童年时光。业余时间,无论其他小朋友在外面玩耍嬉戏的如何热闹,他也不为所动,总是在父亲周围跑前跑后,充当“小跟班”、“小助手”……慢慢地,他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接力棒,这里就成了他研究发明的主阵地。就是在这间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屋里,杜鹏收获了他用辛勤汗水换来的3项发明。
用杜鹏的话讲:“灵感往往就来自于生活中的不经意间……”
为了给奶奶治脚气,他将大学所学的医学生化知识和父亲实验室里的化工原料结合起来,不经意间,杜鹏有了新发现:浇了药水的花地比没浇过药水的花地长势相对茂盛。惊奇之余,父亲给了他答案,原来是杜鹏误打误撞将富含很多营养元素的矿物质混合在了一起,成了花的肥料,促进了花的生长。
这一意外发现使父子两个备受鼓舞,经过进一步整理研究和实验,最终研制出了可以增产、增收、抗压、抗倒伏、抗旱的植物“肥料”,他给这项发明取名为“全价植物生命营养液”,并于2007年1月申请了国家专利。为了验证其效果,2006年,他在贺家庄的1000亩小麦地做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每亩地平均增产可达20%至30%。消息一出,美国、新加坡的外企都对其有了合作意向。最终,在2008年5月北京国际专利科技洽谈会上,该项技术被云南省昭通市一家肥业公司选中,达成项目技术合作协议,该企业计划在昭通市建造年产80万吨的“全价植物生命营养液肥料”生产基地,预计总投资达到5亿元。
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大地激发了杜鹏的创新科研思潮。大学期间,杜鹏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不断总结父辈们创业得失的经验教训,利用大学校园中丰富的师资和资源,经过坚持不懈地研究和实验,研发了“沸化煤矸石颗粒型电煤、气化煤”再生能源。
该项技术是将工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废弃物煤矸石、各类秸秆、城市生活垃圾,经过分解利用、生化工程催化裂解、聚合等化合反应后制成新的生物质煤炭,并在临汾市煤炭安全检测检验中心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检测,燃烧热量可达5000大卡至5500大卡。杜鹏于2008年7月申请了专利,继而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合作,计划在咸阳建厂作为示范点,陆续在全国建厂进行推广,与此同时,杜鹏与贵州六盘水一家公司的合作也已进入实质运行阶段,并与湖南一家企业进行了洽谈,确立了合作意向。
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后,杜鹏还运用逆向磁场原理和生物化工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即秸秆、树枝、树叶、瓜皮、菜叶等沸化中和后,经过了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创新的“逆向磁场沸化燃料油”,于2007年2月申请了国家专利。实验中,要和化学药品打交道,难免会有危险因素存在。有一次实验中,杜鹏的表姐帮忙在“实验室”里做着实验,由于化学物质配比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个错误的配比引起了一场小爆炸,飞出的火苗一时间燎着了表姐半边头发,在场的杜鹏虽然没有被烧伤,但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如今让杜鹏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香港一家国际投资公司看中了3项专利的市场前景,计划与杜鹏合作开发该3项专利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风险投资。
谈起对未来的构想,杜鹏说,他希望能与几个搞化工、搞机械的朋友联合成立一个再生能源公司,经营煤矸石项目的设备改造、原料加工和技术的深层次研发。其次就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继续学习、继续研究,不断充实自己,并能够向更多的专家学者们请教专业知识以提升自己,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拿出更多的发明成果,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80后”应尽的力量!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