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仍随处可见

2011-06-09 11:0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6月1日是“限塑令”实施3周年的日子,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符合标准的塑料袋也实行有偿使用。那么,3年来,我市的“限塑”情况如何呢?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超市、蔬菜批发市场、小吃摊位等处,塑料袋仍随处可见。
“咱们这里的塑料袋是收费的,大的0.2元、小的0.1元,您看需要吗?”6月1日下午,记者在某超市收银处看到,一处柜台前的10位顾客,其中8位都购买了该超市的塑料袋,只有两位大妈自己准备了环保手提袋。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顾客,当问及是否知道“限塑令”时,她表示:“只了解一些,不过我并没有随身带环保袋的习惯。每天上下班,拿上环保袋有些不方便,我宁愿花0.2元在超市购买塑料袋,况且回家还能当垃圾袋使用,何乐而不为呢!”该超市的营业员表示,在一些散装食品处都会给市民供应连卷塑料袋,可以任意撕取,不收取任何费用,然而这却给市民提供了“便利”,有的市民顺手就会多扯几个。结账处的购物袋是收费的,以前的塑料袋在没有进行收费以前,使用的人也很多,现在收费了,情况要好得多。
记者又来到了尧丰蔬果批发市场、贡院街菜市场,红红绿绿的塑料袋随处可见。一位正在购买西红柿的市民直言不讳地说:“没有塑料袋,都没法买菜了,现在都已经没有人使用那种竹编的菜篮了。有些新鲜蔬菜上还沾着泥土,如果使用环保袋的话,回去还得洗,挺麻烦的。”一位摊主告诉记者,“塑料袋盛菜已经司空见惯了,我6元能买200个塑料袋,平均0.03元/个,几乎也没有什么成本。如果不给顾客提供塑料袋,生意就难做了。”那么,使用塑料袋究竟有什么样的危害呢?山西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杜黎明表示,塑料袋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市民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危害,不仅仅是在城市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在农村田地里的塑料薄膜也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市民使用的塑料袋,主要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几种,其中,聚乙烯、聚丙烯是安全的塑料,可用来盛装食物。而大多的饭店使用的塑料袋多为聚氯乙烯为原料,是不能包装食品的,平时,我们在路边吃早点时,摊主为了省事,总是喜欢把塑料袋套在碗上,表面上看着很卫生,其实不然,这些塑料袋大多为最便宜的一次性塑料袋,没有经过消毒,一旦使用这样的塑料袋盛热的食物,塑料袋就会释放出邻苯二甲酸,经常使用会使人体的机能、健康状况下降,相当于慢性‘中毒’。”杜黎明说,“白色污染”是一种很难一次性降解的塑料包装物,一旦被埋到地上,就会导致土壤能力的下降,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了保护好环境,在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购物袋,而不是过分依赖塑料袋。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