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部门撑起消费质量“保护伞”

2011-12-22 16:0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成华 陈双全)食品监管、特种设备、打假治劣……近日,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今年以来,质监部门通过一项项具体举措,为广大群众的消费质量安全严把关口。
在食品监管方面,该局以洪洞腐竹、襄汾粉条、隰县饮料生产集中区域为重点区域;以小麦粉、桶装饮用水、肉制品等高危食品为重点产品;以食品添加剂和生产加工卫生环境为重点环节,加大食品监管力度,为群众的餐桌安全构筑健康屏障。
“今年,我们围绕麦粉、肉制品、饮料、豆制品等产品,以企业自行申报为基础,以执法监督检查为手段,以检验监测为保障,以保障安全为目的,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乔宝贵介绍,截至目前,共抽检135家140个样品,其中肉制品及罐头8家12个样品,合格率83.3%;小麦粉68家68个样品,合格率98.5%;大米1家1个样品,合格率100%;饮料26家26个样品牞合格率81%牷酒类、食醋和豆制品类正在检测中。通过多措并举,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生产加工秩序明显好转。
特种设备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山焦、三维等28家规模以上企业在用设备数达5965台,占全市特种设备的60%以上,抓好这些设备的安全,就等于抓住了全市60%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乔宝贵说,今年,质监部门还对临吉高速、大西高铁、霍永高速等在建项目的13个标段的89台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乡宁县质监局、吉县质监局对辖区内在建的临吉高速,汾西质监局对辖区内在建的霍永高速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存在的无证操作、非法改造起重机械等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市质监局尧都分局对大西客运、大唐热电等重点工程在用的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核查认定,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源头抓质量,源头抓打假”。在打假治劣方面,今年,全市质监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了农资、建材、食品、纸巾、油品、烟花爆竹等13个专项整治。及时查处了冒用生产许可证、无中文标识、产品质量不合格化肥88.4吨。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价值316.5万余元,端掉制假窝点31个,为消费者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37.5万元。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