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成华)一间租用的民房,打码机、铆钉锤、漏斗等几件造假工具,经过一番“精心打造”,四十余元的“清香老酒”立刻摇身一变,成了价值百元的高档汾酒。近日,市工商局尧都分局局联合公安、汾酒集团假办工作人员在辖区尧庙镇郭村、木材巷连环捣毁了一制售假冒汾酒窝点及包装窝点,一批假冒汾酒被“揪”了出来。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酒类市场也随之迎来了消费的“黄金档期”,而一些不法商贩在趁此良机,动起了歪脑筋,试图用假冒酒滥竽充数。2011年12月30日,经工商执法人员及汾酒打假办工作人员的蹲点线索,位于尧庙镇郭村的一个制售假冒高档汾酒的窝点进入了执法人员的视线。
执法人员来到制假酒的现场时,只见一间临时租用的民房里,一名男子正在用漏斗进行装瓶。屋子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用于造假的箱子、空瓶子、瓶酒盖、制假工具以及成箱的假酒。随后,在相邻的3间旁厅里堆满了成箱的“清香老酒”及成套的包装袋、包装盒,其种类更是五花八门,十年老白汾、十五年老白汾、二十年老白汾等市面上畅销的系列品牌汾酒,一一在此“亮相”。
经询问,据当事人赵某交代,前不久在其小舅子的拉拢下,他从长治来到临汾,开始从事制假行为。平时两人分工明确,赵某主要负责装罐,小舅子负责销售。外包装盒、空瓶子都是从收购方那里买来的,而后将劣质白酒注入空瓶内,以次充好,再以高出成品几倍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暴利。
经缜密侦查,赵某的行为,涉嫌冒用他人商标及制售行为,执法人员依据《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当场查扣假冒系列汾酒186盒,没收包装若干,制假工具一套,涉案金额6万余元。
为进一步追查包装源头,根据涉案人赵某提供的线索,执法人员顺藤摸瓜,又在辖区木材巷一举端掉了一包装材料供货商。
进入院内,执法人员看到,院落中放置的一辆三轮车上堆满了刚刚收购回来的酒瓶、包装纸箱,一侧的角落里则堆放了几个鼓鼓的麻袋。上前一看,里边装着上等的汾酒、华尧酒等一些高档酒的空酒酒。
据统计,执法人员共查扣瓶子8100个,盒子1413个箱子181个,手提袋770个,盖子3800个。汾酒集团打假办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高档白酒的大幅提升,造假者牟取暴利的空间越大。然而对于高档酒包装盒与酒瓶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所以不易仿冒,可一旦拥有这些高档空酒瓶与包装盒,假酒贩子造假就容易许多。所以造假者受暴利驱使,不惜铤而走险,从酒店高价回收来的高档酒瓶,灌入低档劣质酒进行包装销售。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