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晓芳)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2011年全市各级老龄部门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和探索解决制约老龄工作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机制建设,使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努力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型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433339人,占总人口的10.0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3902人,占6.81%,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十二五”后,本市户籍的老年人口继续快速增加,正以年均约3%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出台了有关老龄工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制使老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各级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充分履行和发挥为老年人服务的作用,先后建立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为老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更加全面。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在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宗旨、“敬老助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2011年“敬老月”系列活动中,各县(市、区)广泛开展了向高龄老人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形成了以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慰问热潮。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为全市50余名百岁老人每人人发放价500余元的慰问品;并对全市部分高龄、困难、、能、残疾老人代表进行了慰问。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慰问老人约一万余人次,并向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赠送了彩电、手机、、椅和大量的棉被、毛毯、棉衣、食用油、、米、牛奶等物品。向全市221名农村特困老年人发放了6万余元的农村特困老年救助金。让广大老年人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同时,全市老年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先后举办了鼓楼广场老龄金秋红歌会、梨园情戏迷演唱会及“璀璨夕阳红”老年文艺晚会等文文体活,各地、各各部纷纷举行老年节座谈会、祝寿会,开展老年文艺演出和老年文化、体育健身活动。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在新的一年里,各级老龄部门将积极开展“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开展老龄公益志愿服务,建立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探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开展老龄公益文化活动,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