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心态应对“年关综合征”

2012-01-13 11:2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年底单位要竞岗,也不知道这回我有没有希望,这些天紧张得都失眠了。”“现在就得托人订春节回家买车票的事,还不知道买点什么礼物,想想就头疼。”
在街头巷尾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年关综合征”。
回顾“失落”
对于今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小李来说,这个年终可不一般。经历了由实习到正式参加工作的“蜕变”过程,小李觉得生活的压力渐渐失去了自身的理想,在对年终的工作总结中,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令自己遗憾。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口,怎样给爸妈更好地交代,不由得烦恼倍增。此外,第一次带着工资回家过年,该给爸妈备点什么礼物,又该怎么给家里的“小辈们”压岁钱,又成了一件“伤脑筋”的事。
恐遇“逼婚”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说小李的压力有些“杞人忧天”的渲染力的话,被父母“逼婚”的小张却有着另一番忧愁。“得快点找个女朋友,年龄越大越不好找了。”在市区做个体经营的小张今年28岁,三年前父母就张罗着让他结婚,可是眼看着“老大不小了”,却还没能组建自己的家庭。小张说,去年春节回家时,家人就给他安排了好几场相亲,但都没有成功。今年回去肯定又会被父母逼着相亲,“爸妈是‘逼婚’族,我成‘恐婚’族了。”小张无奈地调侃道。
回哪儿过年
每当春节临近,“独一代”小夫妻总会面临“去谁家过年”的烦恼。在传统观念里,过年意味着一家人团圆。
最近,刚结婚不久的李女士有点纠结,“到底该到婆家过年还是回娘家过年?”原来,李女士与丈夫刘先生都是家里的独子,他们是2011年结的婚,早在一个月前双方父母就商议着回谁家过年的事宜,为此还上演了一场“唇舌战”,婆家认为,既然嫁到我家,就应当在婆家过年。可娘家认为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女儿到婆家过年娘家就会显得冷清,小夫妻莫名受着“夹缝气”。
无奈,小两口商量,腊月廿六到正月初一在婆家过年,初初二初六在娘家过年,初七回到自己现在的小家准备上班。一场“唇舌战”方才平息。
平衡心态
临汾市心理咨询中心的曹昌平认为,对本年的一些失利、失算感到自责、埋怨以及对过年的安排在时间、金钱、人情之间出现的种种矛盾感到焦急、无奈等。这些都是“年关综合征”的表现。曹昌平建议大家,凡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学会放松与调整自己。要找出导致心理失衡的原因。
曹昌平说,其实过年是一个心态,对春节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需绞尽脑汁琢磨着怎么请客送礼,不用随波逐流互相攀比拥拥挤挤挤抢购那些什么时候都能买得到的年货。轻松一些,从容一点,对工作的、生活的一些得失暂且放一放,给自己一个过年的心情。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