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赵亿平 实习生 曹鑫宇)“我们这条巷道太糟糕,一遇下雨天,根本看不见路面的水坑,给出行造成很大不便。”4月11日,记者接到五一西路南一巷居民打来的热线称,该路段多年破损不堪,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修复解决。
记者赶往现场查看,从南一巷由北向南行走一直通往福利巷,大概有300米的距离。原本平整的路面上多处坑坑洼洼,大大小小的石子、深浅不同的坑随处可见,记者观察发现,步行或骑电动车的居民会沿着路两侧比较平整的路面小心翼翼地通行,个别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有依靠着墙壁拄着拐杖行走,汽车通过尘土四起。
家住尧都区供电小区的武大爷告诉记者,他在这里住了10多年,期间修过一次路,不过没几年路就损坏成现在这般模样。“有土不怕,就怕下雨。”武大爷说,一下雨,哪怕是小雨,这条路上就积满了水。特别是刚进巷子这段路,新居源家具城房顶使用的彩钢瓦搭建的斜坡不渗水,稍微有点雨,就顺着斜坡直接流在路上,再加上个别平房上流下的水很快就填满了路上的坑,流也流不走,渗也渗不完。往常下完雨,相邻的其他巷子里早早就干了,唯独这条巷子还是泥泞不堪。
水不是可以从下水道流走吗?记者话音刚落,几位居民便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下水道井盖说:“你看,这条路上的几个下水道井盖,比路面都高,水怎么可能从下水道流走。”记者发现,通往东边的居民房巷道地势比这条主巷道还低,居民告诉记者,有时候遇到下大雨,如不及时将巷口处用土或砖头拦高,水都能流到居民的院里。
记者了解到,仅五一西路南一巷内就有供电、华隆、宇丰等7个住宅小区,1000余户居民。
随后,记者走访了南街办事处了解情况。南街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李壮告诉记者,巷道路面破损主要原因在于时间长、缺乏维护、人口密集、使用率高等。前几年,尧都区街道工委曾维修过这条街道,现在不知道是哪个部门负责。
“其实,我们比居民还着急,不仅仅是南一巷道路破损严重,南街社区所管辖的片区内目前有14条巷道路面破损严重,10条巷道至今还是土路。”李壮说,作为办事处,没有硬化道路的经济条件,也没有执法权。他们也只能借助各种机会向上级反映,尽早解决市民出行问题。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