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指挥部:绷紧神经做好防汛

2012-08-01 11:1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苏亚兵)为切实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向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加强防汛值班及巡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提醒各级防汛工作人员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30日,尧都区水利局副局长王素琴提到最多的就是“防汛工作大于天”。
“防汛工作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王素琴说,“进入汛期以来,一下雨,别人都回家躲雨,而我们防办的人都往单位跑。7月29日那天,我本来已经下班回家,可眼看刮起了大风,以为要下雨了,就赶紧跑回单位。到单位一看,同事们也赶了回来,准备迎接大雨到来,结果虚惊一场。”王素琴说。
尧都区有着涝河、洰河两座中型水库,南乔、金子河、孙曲等六座小型水库,还有席坊沟、石板沟、仙洞沟、岔口河河道及30余公里的汾河沿线。
涝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供水、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量5960万m3,水库汛限水位为550.0m,达50年一遇的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的防洪标准。在主汛期阶段,库水位一旦超过汛限水位将利用泄洪洞泄出、溢洪道溢溢。为了保障安全,水库防汛准备了编织袋、铅丝、木材、汽油、铁锨等防汛物质,以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洰河水库大坝始建于1958年,1993年进行了出险加固,2009年又对水库从新进行了出险加固。
根据1960年到2011年全部实测资料,实测最大洪水为1974年8月8日,洪峰为974m3/秒,一日洪量为578万m3,相当于7年一遇的标准。
洰河水库自建成以来,抵御了1971年6月28日和1974年8月8日两次大的洪水,由于水库的调节,没有造成洪灾。针对汾河河道的防汛工作,专门成立了汾河办防汛抢险指挥部,并组成巡防组、物资调运组、安全保卫组、防汛抢险应急队和机动分队,对河道的隐患新型排查登记,明确职责任务,责任到人并结合实际,指定防汛抢险的应急措施。
早在5月份,尧都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汛前巡查水利设施中发现的问题及重点下发给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责令他们及时排除确保安全度汛。
对于汛期的到来,各级部门加强值班工作,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座水库及河道都有专门的防汛责任人负责,一旦遇到紧急险情和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妥善处理。各级乡镇、街道都组织了抢险队伍,辖区内有河道、水库的乡镇组织抢险队员500人,其余乡镇均组织100人的抢险队伍以备不时之需。
针对7月30日下午的降水,截至7月31日早8时40分,尧都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的灾情汇报为,大阳镇、金殿镇、一平垣乡、贾得乡4个乡镇个别家户进水和漏水,其余乡镇未报回灾情。城区内解放路、乡贤街,以及西关小学有积水,特别是西关小学积水深达1.6米,有关部门已连夜处理。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