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6 11:2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为临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尧都区,下辖6个乡、10个镇、381个行政村,然而真正意义上通公交车的乡镇屈指可数。其他,诸如乔李镇、一平垣乡等地的农民只能搭乘过往的县际客运班车。
值得一提的是,侯马市在经济联系紧密、群众往来频繁的相邻县城之间开通城际公交,既降低运营成本,也提高了运营效益,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公共运输产品,着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公交车何时能够驶入市区周边乡镇、村庄,何时能够真正便民、为民?如何破解这道关乎市区周边乡镇百姓便捷出行的难题,人们正翘首期盼。
策划人:卢凯
乡村百姓:怀念通公交的那些年
公交车作为一个城市的主要输送桥梁,为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方便与快捷,然而在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的今天,公交车这段桥梁有没有在拓宽、延长,针对尧都区下辖的6个乡、10个镇、381个行政村,公交车到底能走多远?乡村是否能通上公交车?百姓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和期待?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进乡村,采访了部分村民。
“说实话,非常怀念有公交车的那些年。”家住刘村镇泊庄村的许海瑞回忆说,以前13路公交车是从平阳广场发车,途经马站、韩家庄、涧头、乔家院、泊庄、渔家庄、堡子村、周家庄、上涧北,最终到达终点站东宜村,当时村里人进城非常方便。他告诉记者,刚开始通公交车,全村男女老少只要没事就喜欢坐车到城里转转,买些衣服、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随着物价上涨,公交车的价格也从刚开始的1.5元上涨至2元,最后到2.5元。
虽然,公交车票价有所涨幅,但丝毫没有减退村民乘坐公交车的热情。
“从我们村进城也就5公里左右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太近,公交车每30分钟一趟。”许海瑞说,对于在城里上班的村民来说,坐公交车还不如骑自行车方便。有时等车还会延误上班的时间,渐渐地村民们开始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去上班,不过,对于那些老人和小孩乘公交车进城还是非常安全、便捷的。特别是下雨或冬天,乘坐公交车进城就成为村民眼中的首选。自从通往此方向的公交线路撤掉之后,距离较远的村民只有骑电动车进城;离的较近的涧头村和乔家院等村的村民会步行到彩虹桥头坐7路公交车进城。总之还是有公交车好,既方便又实惠。
记者在有关部门了解到,以前由平阳广场的通运市场开往西麻册的12路公交车;临汾开往襄汾县南辛店、浪泉、古城的公交专线也因种种原因已经撤销。目前通往屯里镇、吴村镇、魏村镇、贾得乡、段店乡、尧庙镇、金殿镇、刘村镇、土门镇都有公交专线可以到达;而前往大阳镇、县底镇、贺家庄乡、河底乡和枕头乡也都有直达的农村班线;而要前往一平垣乡、乔李镇则只能搭乘途经此地的县际班车。
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而相对于偏远山区比较落后的一些乡村来说,村民的日常出行却时刻离不开城郊客运班车,他们急切盼望“农村公交化”能真正落到实处,惠及众多百姓。
记者 赵亿平 实习生 陈晖
农村班线:能抵达乡镇的车不多
我市有尧庙、东王、城南、北城4个汽车站,均有发往市区周边乡镇的农村班线,然而这些客车都能到达哪些乡镇?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为此,记者来到这些汽车站调查走访。
记者走访尧庙汽车站发现,车站内除了发往襄汾、吉县、乡宁、翼城、侯马等地的县际班车外,还有发往尧都区枕头乡和河底乡的客车,这两班客车每间隔30分钟一班。虽然没有直接发往尧都区金殿镇、刘村镇等地的客车,但是前往吉县、乡宁县和襄汾县的班车都途经这两个乡镇,然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很多市民却坦言并不方便。一位家住刘村镇涧上村的乘客说,他回家既能选择在市区乘坐18路公交车,也能在尧庙汽车站乘坐开往河底、枕头乃至乡宁、吉县的班车,但18路车仅需2元,乘坐这些车回家则需要3元。价格贵暂且不说,有时候还会被赶下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前往尧都区尧庙镇以南的部分村庄的乘客,不得不乘坐发往襄汾县、侯马市的县际客车,很不方便。
记者又来到城南汽车站,这里有发往尧都区贺家庄乡、襄汾县塔矿和邓庄等地的班车。记者在站内观察后发现,一辆辆前往大苏、襄汾塔矿的班车都驶出车站,而发往贺家庄乡的班车依然还在等乘客。人少,油贵。”上车问及经营状况,车主黄勇一脸沮丧。他说,该站发往贺家庄乡的班车共有4辆,每间隔40分钟发车一趟,却很难拉到乘客,而前往贾得乡的班车约10分钟就有一趟。“这条线路近30公里,还途经靳家庄、县底镇、城隍等地,车上19个座位,仅过年时才能拉满,其余时间大多空着。”黄勇坦言,自己营运的车其实每趟都在赔钱,但凭着国家每年发放的燃油补贴,还能勉强维持。
随后,记者来到了东王汽车站,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车站目前运营的有浮山线、西河堤线、郭行线和遆庄线4条线路,前往段店乡、大阳镇等地的乘客都能乘坐。记者观察后发现,前往千伏村、陈埝村、官雀村的乘客可以乘坐发往遆庄的客车;前往大堡、大阳的乘客可以乘坐前往西河堤的客车;前往王雅村、郭行村的乘客可选乘郭行线路班车。而之前能够乘车到达的大阳镇太平村、李家庄村和岳壁村由于线路取消,前往这里的乘客只能达到大阳镇后再想其他办法。
最后,记者来到了北城汽车站,走访发现,虽然发往隰县、大宁县、安泽县、古县等地的班车很多,但只有前往洪洞县孔峪乡的一条线路途经尧都区乔李镇,发往蒲县的客车途经一平垣乡。“这个车站只有这一趟班车路过乔李,其他车辆都直接上霍侯路开往各县。”孔峪线车主曹国玉说,虽然乘坐这趟车能到乔李镇北永安村、王村、南侯村等村庄,而且每25分钟就有一躺,但很多乘客仍会选择站外的一些“黑车”,即使价格高,不安全,觉得“黑车”随到随走很方便。
记者 卢凯 实习生 曹寒冰
城郊线路:最多时有十几条线路
日前,记者在市公交公司了解到,目前市区运营的公交线路已基本覆盖了上世纪城郊的公交线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临汾的街道、县际公路上才出现了公交车,发车点是鼓楼。”一位老公交说,当时1路公交车是鼓楼至火车站;2路公交车是鼓楼至临纺;3路公交车是鼓楼至高河桥,后来延伸到洪洞的甘亭,又延伸至洪洞县城;4路公交车是鼓楼到西郭煤矿、钢厂;5路公交车是鼓楼至红卫(也就是襄汾县襄陵镇)。随着城市公交不断发展,在老公交的记忆中5路公交车终点站改为襄汾古城,沿途经过泊庄、金殿、襄汾浪泉、南辛店;6路公交车临汾至襄汾塔儿山及沿途的村庄;7路公交车临汾到官雀、大阳;8路公交车临汾至浮山;9路公交车临汾至西郭煤矿;10路公交车终点站到襄汾陶寺,沿途经过贾得、襄汾邓庄;11路孔峪,途经乔李等村庄;13路豁口煤矿,经过刘村、土门、一平垣;还有通往金殿镇小榆、石匣村专线等。
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经济也参与到城郊公交线路的运营之中,由于竞争激烈,再加上经营不规范,城郊线路运营严重亏损等原因,市公交公司也从上述线路上退了下来。这位老公交说,据调查,经营农村班线的个体车辆也有辉煌时期,不过目前也开始走下坡路了。经他调查知道,近几年,农村班线客车萎缩了近300辆。乘客出行,一是私人有了汽车,二是人们富裕了,时间观念也强了,等不到客车到来就转向随时可发车的“黑车”。
市公交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经营的农村班线车辆18路也只经过泊庄、金殿、坛底村;15路公交车到吴村、洪堡村;6路公交车至段店、埝下村(驾校);14路公交车到刘村建材厂;还有115站至西钢的专线班车。
看到农村班线客运市场的萎缩,该公司曾有人提出重新开辟城郊线路扩大运营,但由于城市公交政策性经营,连年亏损,资金严重匮乏,没有富余资金投入,将此议题只能搁下来。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油价高、车价高、人员工资高、修理材料等费用高,经营要亏损,让个体经济也望而却步,这也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地一种表现。
如今,市公交公司的运营车辆翻了100倍。但是,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260辆车,扣除保养、维修的车辆,使得城市现有线路正常运营保障尚有不足,也就没有多余的车辆再参与到农村班线运营上来,更谈不上与个体客运车辆、私家车的竞争。
记者 王隰斌
运管部门:逐步推广“农村公交化”
8月14日,记者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获悉,全市一共拥有230条农村班线,750个农村候车厅,500余辆农村客运班车。随着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开展,农村公路更加便捷、通畅,这也给农村客运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但随着安全、经济、客运量等问题,该部门目前正在积极推广“农村公交化”,希望通过逐步替代的方式,为农村百姓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虽然,我们农村通客车率非常高,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部分自然村的百姓还需要步行到较大的行政村,才能搭乘上农村客运班车,非常不方便。”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逐步推广“农村公交化”是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好在已看到了部分村镇已经通了公交车,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2002年,我市曾大力开展“村村通客车”计划,根据各县(市、区)建制村通客车目标完成情况、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以及农村客运市场发展等现状,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少村镇通了班车,解决了绝大部分农村百姓的出行问题。
“刚开始那几年还好一些,但是后来就不行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市的农村班车都属于企业承包,毕竟农村班车线路上搭乘的人数不是很多,企业挣不到钱,发车密度也就越来越少,同时还经常要和“黑车”、黑三轮”抢生意,久而久之就没有司机愿意跑农村班车线路了。
与此同时,记者还从客运部门获悉,在我市周边有不少“黑车”、黑三轮”专门从事农村班线运输,将没有通班车线路或有班车线路却少有车跑到地方的乘客,运送到有公交站牌的地方,而从事违法运营的人大多是周边村镇的百姓。“农时忙农,闲时拉人,这是现在很多村民的想法。他们发现农村班线客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从中谋取利润。如果这个需求不存在了,没有运营市场的‘黑车’、黑三轮’也就不会出来跑了。”客运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现在的城市公交发展非常迅速,有部分公交线路已经发展到了周边村镇,他们也一直在积极推广‘农村公交化’的计划,希望能够和市公交公司通力合作,解决目前农村百姓乘车难的问题。
采访结束时,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不过考虑到市公交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各个村镇的具体情况,实现“农村公交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