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静)“萌”汪星人”元芳,你怎么看”等火爆于网络的流用语,不仅被年轻群体广泛运用于QQ聊天、微信、微博中,还“侵袭”到中小学生作文里,成为老师、家长关注的热点。近日,家住五一东路的李玉霞向记者反映:孩子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词汇,写得跟天书一样。”
家长:担心孩子被错误引导
作为家长的李玉霞时常被女儿嘴里不时冒出的一些莫名词汇搞得摸不清头脑,还被女儿嘲笑成了“奥特曼”。为了跟上女儿的思维,李玉霞开始在网上恶补。“平时说说也就罢了,女儿还将这些写在作文里。什么‘碉堡了’悲催’童鞋’萌妹纸’等,每一篇的句尾还要搭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通篇下来,作文中竟是错字、病句。”女儿的作文令她忧心忡忡,还有半年就要中考了,这些网络语言习惯很容易影响作文的得分。”
对于孩子们的热衷使用,家长看法不一。孩子上五年级的家长顾伟表示孩子接受新事物快,且能灵活运用不失为好事。孩子曾写过一篇《我家的喵星人》,网络流行语用得比较恰当,文章显得活泼,可读性高。”
但大部分家长对此非常担忧,甚至害怕“孩子学坏了”,因此严厉禁止孩子使用网络语言。他们认为,孩子涉世未深,对新生事物没有辨别意识,容易被错误引导。
学生:追逐时尚只为好玩
对于家长的担心,一些学生不以为然,认为父母跟不上潮流,无法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生活中说几句网络流行语是很正常的,但我爸妈总觉得我没把心用在学习上,每次都教育我半天。我把我的作文和日记都藏起来,不让他们看,省得麻烦。再说哪些能用在作文里,哪些不能,我还是能分清的。”正在上高一的娇娇告诉记者,父母的过分干涉让她产生了逆反心理。
“大家写作文时多少会用一些网络用语,特别是课外聊天时,谁要是不了解流行词汇,会被大家取笑!”上六年级的晓雯说,同学把作文中应用网络流行语视作一件很“潮”、很好玩的事情,如果不用会被他人说“挫”。
老师:用得合适可以肯定
网络流行用语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大行其道,学生们难免将其引用于作文中。这种现象与时俱进,还是落入俗套?记者从我市多所中小学校了解到,这种情况在低年级不曾出现。学生上了三年级后,随着识字的增加,接触网络、电视、课外书增多,很容易把这些新鲜词汇带入作文中。一些年长的老师在检查作业或是考试批卷时,会被莫名其妙的网络用语弄得一头雾水,打分时会有所保留。年轻、思想潮流的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处理方法较为灵活。我会要求学生在引用时必须加注双引号,加得合适可以肯定,加得不合适,我会划出来,然后删除掉。”26岁的青年教师王雷庆认为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不反对学生使用。
虽然老师不反对学生恰当引用网络流行语,但对这种做法也不提倡。多数老师还是推崇传统文学,他们认为流行语不符合书面用语,没有比喻句、拟人句那样给文章添色彩,使文章更成功。
“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把握好使用网络语言的度,是可以出现在文章中的,关键在于家长和任教老师的正确引导。”临汾四中退休教师姚淑玲建议,家长应给孩子选择适龄的优秀读物,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学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在实际运用中,能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老师也应帮助学生过滤,教他们摈弃不规范、不准确、低俗的网络流行语。”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