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正值三伏,我市气温居高不下,可这并未阻挡部分市民健身锻炼的脚步。通过走访记者发现,无论是在市区各个广场还是各大健身房内,到处可以看到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专业人士提醒,夏日健身应掌握合理方法,并科学规划运动时间,从而真正达到健体强身的效果。
广场上:健身项目“五花八门” 7月27日傍晚,太阳刚刚落山,暑热尚未褪尽,市区平阳广场上便已人头攒动。几十位市民自发组成方阵,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
队伍中,一袭红衣的林阿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广场上锻炼已经有些年头了,只要不下大雨我天天都会来。”若非林阿姨自曝年龄,记者根本猜不出她今年已经66岁了,长时间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让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青春气息。“除了跳舞,还能和这些老姐妹们拉拉家常,唠唠嗑,也就不觉得热了,这日子呀,是越过越开心。”看着身旁的几位大妈,林阿姨一脸微笑。
除了跳舞,市民们其他的锻炼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广场一隅,几个半大的孩子正争先恐后的滑着滑轮,叽叽喳喳的笑闹声响成一片,他们中最小的才六七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一位跟随的家长告诉记者,暑假里的孩子们每天最期盼的便是这滑轮时间,只要有空儿,她都会带孩子来广场上玩耍,一来是为了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二来也可以趁机纳凉。广场东端,一对父子汗流浃背的踢着毽球,休息间隙,孩子父亲吴先生告诉记者,每天下班他都会路过这里,看见许多人在此锻炼,趁着周末,他也和孩子来“凑把热闹”。
不但是在平阳广场,在市区鼓楼广场、古城公园甚至是较大居民区的社区广场上,都挤满了锻炼的人群,日落是他们的“集结号”,运动是他们的“风向标”。
健身房:挥汗如雨健身忙 除了室外运动,亦有为数不少的市民选择在专业的健身场所进行锻炼。7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我市向阳路某健身房,只见偌大的大厅里,有人在跳健身操,有人在做有氧运动,还有人热火朝天地进行“单车训练”,几十个健身器械少有空位。该健身房负责人沈先生告诉记者,来这里锻炼的大多是年轻人,“在这里锻炼,一方面可以躲开外面的高温,另一方面可以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正在前台咨询会员办理事宜的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在学校的时候,没有精力进行太多的体育锻炼,不知不觉人就胖了一大圈,这次趁着假期,要好好的运动一下,也顺带着减减肥。”“我们健身房专门针对上班族、学生族推出了夏日优惠,每天的营业时间也做出相应调整,目前看来,活动反响良好。”沈先生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对记者介绍他们刚刚推出的健身项目。
专业人士:夏日健身“注意”多 “在夏天健身对身体更为有益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市第四人民医院陈伟医生告诉记者,“由于夏季人体机能比较活跃,肌肉柔韧度相对较高,健身时相对不容易拉伤扭伤。不过由于近日连续高温,市民朋友在健身时也应注意调整方法及时间。”陈医生告诉记者,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大,大量运动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身体消耗的水分进行及时的补充,所以在运动前的半个小时,至少要喝两杯水。如果户外运动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一定要带瓶水,最好是能够补充盐分的生理盐水或淡盐水,但是一定要注意饮水不可过量。如果运动后大量饮水,不但不利于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还会为心脏增加负担。而且大量饮水还会导致出汗更多,而盐分也会进一步流失,并容易引发痉挛、抽筋。此外,在运动期间,大家还应该注意饮食,一般在活动以前,大家应先吃些主食或水果,以补充体内热量。在运动以后,大家应该多吃些鸡蛋、鱼、瘦肉等食物来补充蛋白质。
记者 邱睿
编后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说明夏季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此时天气炎热,运动会加倍消耗能量,运动不当反而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所以要想运动起到健康的效果,必须科学运动。
“三伏”天运动,应当适当降低运动强度,特别是老年人,要避开正午日照最强时。总之,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