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

2013-01-01 09:19: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转眼之间,又是年终岁末,这个时刻,无论单位还是个人,总要总结过去,谋划新一年。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打算。他们也许供职机关,也许自谋职业,岗位不同,境况迥异,却因为同样拥有梦想,明天才充满了希望,也才这般令人神往。

建筑设计员:努力突破自我

“建筑设计需要不断地实践,仅凭书上学到的那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市建筑勘察设计院五所技术员李宁在2012年和同事们一起完成古城公园二期工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他需要更多这样的实践机会,也希望新的一年能再接再厉,在工作上能有新的突破。

今年23岁的李宁来自湖北省孝感市,2011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他成为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新生力量之一。独身一人远离家乡,李宁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拼出一番事业,在建筑勘察设计院工作接近两年,他总是不断努力向老一辈设计师请教学习,从小活儿干到大活儿,从城市公厕到公园的设计,李宁说在这些工程中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古城公园二期工程的建设中,李宁和同事们从工程开始到最后完成,连续7个月守在工地,他感慨自己的现场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的一年打算从房屋建筑设计上下功夫,多积攒实践经验,争取早日独立设计,同时挤出时间好好学习,为取得注册工程师早作打算。”工作近两年了,办公室也是李宁的家,追求上进的他来年的计划仍然是工作第一位,他相信自己会越做越好,同时也希望能早日独立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李宁说这是为实现自我价值,也为设计院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记者 尹飞)

消防官兵:荣誉责任同在

“从我成为消防兵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消防是一份荣誉与责任同在,苦累与喜悦共存的职业,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我们时时在备战,随时准备战斗,为了能在危难时刻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尧都区公安消防中队李永江告诉记者,常年高强度训练、高标准考核、高仿真演练占据了他们的生活,有时也会感到紧张、枯燥,但当他和战友们经历险境,救出遇险群众时,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句感谢都能立刻化解消防战士们的疲惫,他想这就是人民群众对消防战士的最高褒奖,这就是消防战士的工作意义所在。

入伍以来,李永江参加了400余次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从高空、水下、井中、车祸救援现场和各类火灾现场救出遇险群众50余人。“救人是我的职责,我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职业而认为自己有多特殊,但是我的父母却因为我当初的职业选择而非常焦虑。”李永江说,自己当初选择了消防战士这一职业后,父母之前并不知情,等到自己已经报到后,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

李永江说,目前,自己正和战友们进行打造公安消防铁军的训练,目的就是从实战角度出发,挑战极限,化解危难,做好人民群众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记者 张蕴强)

邮政投递员:来年还当先进

“前几天临汾突降大雪,我骑着摩托车出去投递,一下午连摔两跤,到现在腰还疼呢!”2012年12月26日下午,市邮政局城郊区局的投递员郭伟告诉记者,他所负责的是城市郊区几个村镇的信件包裹投递工作,为了及时将东西送到市民手中,即便是因为雪滑摔跤受了伤,自己也要恪守一个邮政投递员的工作职责,决不在困难面前低头。

郭伟今年30岁,从事城郊邮政投递工作已十余年了,每日的工作就是骑着摩托车将各种邮品送到村镇里面。他说:我负责的是尧庙镇、段店乡一部分和贾得镇的一部分,共计15个村子,每日的投递路线因所投递的东西而定,基本上所有能够穿插这十五个村子的路线我都走过。”“辛苦不辛苦这个不说,只是咱负责的工作就是这样,要及时把东西送到客户的手中,这才是一个投递员应该做的事情……”郭伟笑着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5年都被评为我市邮政系统的先进分子。作为先进分子,是单位和百姓对他的肯定,也是他对自己的肯定。如果说新年有什么心愿的话,就是希望自己的业务水平能进一步提高,要将先进分子的称号一直保持下去。(记者 杨全)

医院护士:教人学会急救

“虽然医院有专业急救力量,但民间急救力量却很薄弱。”提及目前急救状况,田小护颇为担忧,正因为这样的状况,他才对临汾众多志愿者组织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及新一年的打算时,田小护希望将急救知识普及给更多的市民,以便在现场合理自救和他救,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田小护大名田伟伟,因为从事护士工作,朋友们平时都喜欢称他“田小护”。其实,田小护是一名男护士,自然就成为护士行业的一支独秀,颇受关注。然而,田小护对别人的看法并不在意,他很热爱自己的职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了志愿者工作当中,主动担当医疗救护和急救知识培训,希望更多的人能掌握急救知识。

“人们时常遇到各类险情,如溺水、突发疾病等等,但因为周围的人完全不懂急救常识或采取不正确的施救方法,最终导致当事者不治身亡。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时间是3分钟以内,成功率能达到80%,每延长一分钟,成功率就降低10%,如果超过10分钟,成功率几乎为零……”田小护说,如果能掌握急救常识的话,完全可以对病人实施急救,能抢救回病人的生命。

“已经做了几期急救知识的培训,在志愿者团体和大学生群体之间反响比较强烈。”田小护说,他正在做2013年的急救知识义务培训计划,希望能将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识让更多人掌握,让每个市民都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场。(记者 张莹超)

青年作家:不断推出作品

面对崭新的2013,我市作协会员、青年作家杨遆峰,畅谈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也谈了新年的创作规划。

杨遆峰生于1979年,尧都区大阳镇人,2009年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硕士研究生毕业,所学为社会史研究专业。从2000年开始在《幽默与笑话》上发表作品,2009年在《学苑新报》上发表散文《童年的歌谣》;2011年在《三晋都市报》上发表中篇小说《麦穗熟了》;《平阳文艺》2012年第一期推出了杨遆峰创作的《老田的山地》等系列小说。目前他正在创作两篇中篇小说。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创作,不断推出自己的文学精品。”杨遆峰表示,2013年将完成《天地广阔》和《情孽》两个中篇小说,这两篇小说他搜集了不少资料,下了很大功夫,目前正在创作中,希望通过作品弘扬时代精神,展示人性之美。

杨遆峰介绍,《天地广阔》主要描写了赵明天、何建新、李致强等北京知青来到农村后发生的故事,用小说的形式纪念那些人和事。他说,虽然时光已经远逝,但历史不应忘记。暂定名为《情孽》的这篇小说,是要通过畸形婚恋展示中国跌宕起伏的婚姻史,以及新时代的人们冲破世俗观念,在婚姻的变迁中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事业的孜孜追求。

杨遆峰在《平阳文艺》里的创作谈中的一篇文章为《吾手写吾心》,文中畅谈了自己用手写真情,田地里劳作的老农,为生活奔波的农民工,到处吆喝的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的拾荒人,为理想而拼搏的年轻人……”这些生活中真实的人都是杨遆峰的创作题材,追求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社会的真善美。

目前,这两篇小说均在创作当中,杨遆峰表示将在2013年创作完成,除此之外还将创作几篇短篇小说与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记者 张春茂)

村委主任:带领村民致富

“在新的一年里,带领村民发展食用菌类种植,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的经济。”裴国芳是襄汾县邓庄镇段村村委主任。2013年他计划带领村民发展食用菌类种植,一是能有效缓解农民的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使农村闲置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

为何选择食用菌类种植作为来年农村发展重点?其实,裴国芳早在6年前,就已开始了食用菌类种植与研究。主要以平菇、木耳和杏鲍菇为主。多年的培育种植虽使他碰壁无数,但每一次挫折后得出的经验却变为种植的“法宝”。在市食用菌研究所的科技带领学习下,裴国芳受益匪浅。他将自身所学无偿传授给村民,有技术经验做指导,农民种植食用菌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

据了解,目前段村已有十多家村民积极参与食用菌类种植前期培训。通过菌类发展农村经济,自然销路也成了村民所担忧的问题之一。当问及裴国芳时,他挥了挥手自信满满地说道:销路问题不用怕。

目前所培育菌类以无公害、绿色环保为特点,只要是好东西不愁卖的。”“随着市场价格的攀升,食用菌栽培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最佳选择,提高村民的收入更是我的职责所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体村民的生活更加和谐、幸福美满,村民的腰包会更鼓,大家一起奔小康……”裴国芳如是说。(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