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在刚刚过去的龙年年末迅速“蹿红”,因其直抵人心。你的幸福是什么?是自食其力?是身体无恙?是衣食无忧?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今天,让我们聚焦身边的“小人物”,用手中的笔真实记录下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期待和属于他们的“小幸福”。
钉鞋匠:“‘修出’别人足下的美丽。”
地点:市区解放西路
人物:仪志忠
记者 杨文婷 李媛
雪白的隆冬,寒气逼人。在市区解放西路一隅,五十多岁的钉鞋匠仪师傅照常开启了一天的生意。
“这只鞋的拉链不合适了,您给看看还能不能修?”刺骨的寒风中,仪师傅用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接过鞋,仔细检查着。然后把鞋子的拉链处对准满是油渍的老式钉鞋机,右手摇着钉鞋机的把手,左手轻轻按着鞋子,手法娴熟地移动着。仪师傅就像变戏法儿一样,很快修好了手里的鞋。
仪师傅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外出打工,老伴儿留在新绛照顾年迈的父母,只身在临汾的仪师傅租住在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内,条件十分清苦。但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坚持自己的这门小生意。
没有顾客上门的时候,仪师傅会站起来活动活动。“天气太冷,总坐着不动就冻僵了。来回走动着脑子里也不闲着,总在想还能不能再多条门路,再多赚点儿钱,过日子总得有个奔头儿。”闲聊中,仪师傅一再感叹针对老百姓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头脑灵活的他前不久刚办理了一个“便民服务”的牌子,修鞋的同时,还可以给过往的市民和街坊邻居配钥匙。“能增加收入是一方面,还能在方便身边人的同时,多学一门技术,一举三得。”仪师傅一边搓着手取暖,一边知足地瞅着他越来越全活的“一亩三分地”。
头顶的棉帽帽檐随意耷拉着,帽檐下的双眼明亮、温暖;黑色的大围裙上油渍斑斑,他仍时不时掸一掸;没戴手套的左手粗糙、皲裂,修鞋时却灵动异常……“再攒点儿钱,想回老家开间钉鞋行,有瓦片能遮风挡雨、能陪在老人身边照顾、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这其实就是我可以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仪师傅用他的乐观和梦想诉说着一个“钉鞋匠”对幸福生活的坚持和向往,也令一旁借修鞋为名暗中采访的我们感受着这个冬天难得的温暖!
水果摊主:“要干就会干得更好。”
地点:市区建设路中段
人物:张翠玲
记者 杨文婷
两顶遮阳伞,一台电子秤,便撑起了张翠玲的水果摊。
冬天的早晨寒风瑟瑟,路上还很少有行人,张翠玲穿着厚厚的棉衣,带着耳帽,用一双皴裂的手搬出一箱箱干果和水果,准备开张。
在整理水果摊儿的过程中,记者便与她闲聊了起来。几年前,张翠玲与妹妹、妹夫一起从洪洞甘亭镇来到城里贩卖水果,生活就这样的开始了。她一边擦着水果,一边介绍说:“我的水果都是自己去批发市场选的,干了这几年,自己也有了一套挑选水果的门道。”说起自己的水果摊儿,她满脸自豪。
街头摆摊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凌晨3点起床,骑上三轮车到市区外环水果批发市场挑选水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上都在守摊儿,吃的都是街边饭。如今岁月不饶人,每天就摆摆货都会气喘吁吁的……”平淡的话语中透露出生活的不易与艰辛。
“闲暇的时候,她就坐下来,捶捶腿、动动腰。“我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卖水果,挣点苦钱,可是既然干了,我就想把它干好。”她告诉记者。在市区卫校读护士的女儿正在上学,“只要我的女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顺利地上完学,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的安康就是她最大的希望。
跑腿业务员:“能急人所急是我的幸福。”
地点:市区秦蜀路
人物:包国斌
记者 李媛
跑腿业务员这个职业对现代都市人来说并不陌生,一个粲然的笑容和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好!请签收!”带来了很多人的愿望和期待。
每次有客户打电话,他都会认真地记好客户所需要的东西和送货的地址,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好客户最需要解决的事情。这位工作认真、负责的跑腿业务员名叫包国斌,是NO.1跑腿快递公司业务经理。
今年27岁的包国斌已经有6年的跑腿工龄,虽然是业务经理,但他还是踏实、认真地工作着,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看到他行走在临汾市区的身影。包国斌说:“干这一行,能够为客户解决许多着急的问题,让我很充实。只要是在市区范围内,我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将顾客所需送到。”
与几年前的跑腿业务相比,眼下跑腿的“功能”显然强大了很多。现在的跑腿兼具送外卖、保姆、司机多种社会角色。以NO.1跑腿公司为例,开业以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容”,除了送吃的、缴费、代买代购、代送名片、请柬等传统项目之外,还出现了代驾、按时送饭、同城快递等新项目。包国斌说,随着业务的拓展,他们的工作也会越来越忙,但是业务量的加大,也能使自己的收入更好一点。
如今,已渐入寒冬,跑腿公司的业务量也猛增,这也是包国斌最忙的时候。仅两个月包国斌就瘦了20多斤。可是,包国斌并没有抱怨。采访中,包国斌的言语间透露着幸福,他说:“能够急人所急,满足他人,也是我最大的满足。”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