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赶年集 红火过大年

2013-01-24 08:31: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近春节,农家乡亲们都忙着筹备年货。腊月里赶集的日子屈指可数,于是,赶年集成了村民的头等大事。腊月十二是襄汾县古城镇和附近村民赶年集的日子,对于柴鹏飞来说,这也是他做买卖最好的时候。

1月23日一早,家住古城镇的柴鹏飞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借着透过窗帘的光亮,他起身穿衣,去准备赶年集卖的红枣。为了能在年集市场占个好摊位,他胡乱拨拉了两口饭就蹬着三轮车出门了。

年集市场就在古城镇的中大街,由于时间尚早,加上天还较冷,在这里忙碌着的多是和柴鹏飞一样前来出摊的商贩。尽管因儿时患病导致手脚不太灵活,但这并不影响他出摊的速度。只见他扫干净一块地后,拿出两个麻袋铺在地上,再将一块透明塑料布铺于麻袋之上,用几块不大的石头压住四个角,取出公平秤,将袋子里的红枣倒在塑料布上,一连串的动作因娴熟而显得十分麻利。为了应对年集的火爆,他还请了爷爷来帮忙。

记者看到,一条长街被划分成四条“摊位链”。首尾相连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锅碗瓢盆、瓜果蔬菜、糖果炒货、春联灯笼……在一个个摊位后面,商贩们的脸大多藏在手中端着的羊汤碗腾出的热气里。

9时才过,前来置办年货的村民陆续多了,年集顿时热闹起来。人们摩肩接踵,牵儿带女,平日里宽敞的街道,此刻却显得异常拥挤。

在一个童装摊位前,挤着七八个孩子,孩子们的母亲拿着衣服在孩子身前身后来回比量,有的母亲会因为孩子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而嗔怪两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孩子喜欢的衣服。

童装摊位的隔壁,一副副火红的春联被固定在一个简易架子上,地上则是一摞一摞叠好的春联、福字和各式窗花。

拎着无纺布袋子的中年妇女和身旁的同伴商量着买哪几副春联、几个窗花,商贩则忙着回应不断询问价格的村民;糖果摊前,糖果纸的鲜艳色彩被阳光折射到每一个人的脸上,烘托着年前的喜庆。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让爷爷将自己抱起来,从五颜六色的糖果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生肉摊前,“磨刀霍霍”的摊贩边忙活边跟村民聊着:“咱家卖的肉你且放心吧,回去切成小块煮熟,吃火锅的时候放几片,那才叫一个香。”……游走于年集里,穿梭于摊贩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呼朋引伴声不绝于耳,整个集市都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气氛当中。

你来我往中,人们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手里拎着一袋袋年货的薛大娘挤出人群说:“人真多啊,幸亏我来得早,再迟一会儿都挤不进去了。上次赶集就买了些,这次来是再买点粉条、苹果,还称了些花生、糖。拿不了了,先把这些送回家再过来。”在离年集市场稍远一些的地方,不断有人买走一棵棵一米左右、修剪整齐的柏树。买这小柏树做何用?一位买了柏树准备回家的村民向记者解释道:“把柏树栽在院子里保一家平安啊,这不是一年四季都种着,就过年栽几天,图的是个吉利。”记者再回到柴鹏飞的摊位前时,爷孙俩人正忙活着,身旁的两大袋红枣已空了一袋,另一袋也已拆开,准备往摊位上倒。柴鹏飞告诉记者,因为此后几天里村民大多要蒸枣糕,所以红枣卖得比较快。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卖完货的摊贩也加入到了采购的行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年味儿愈发显得浓郁了。

      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