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公安:三大举措治爆保平安

2013-01-25 08:12: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枪爆无小事,民安重泰山。自2012年以来,尧都区公安局高度重视民爆物品整治工作,紧紧围绕《尧都区民爆物品工作三年规划》,按照“不流失、不炸响”的目标和“巩固、提高、创新”的原则,坚持“抓源头、广宣传、重治理”三大措施,夯实治爆基础,加强阵地控制,保持打击力度,落实长效机制,实现了零丢失、零被盗、零炸响、零事故的目标。
    抓源头
    管住制作爆炸物品人员
    坚持重在治本,管住、管死用于爆炸物品制作的原材料和从业人员。对辖区内涉爆等危险物品从业单位逐一进行拉网式全方位摸排,逐一查清其治安保卫力量是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购销手续是否齐全、进出物品账目是否清楚、流向登记制度是否健全,做到不漏一个隐患、不漏一个单位、不漏一个重点人员,全面掌握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基本情况、人员状况及爆炸物品、枪支弹药、剧毒化学品、易爆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管制刀具的来源、流向和库存情况,严格督促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对危险物品生产、销售、购买、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全方位监管,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备案列管率达到100%,实名制流向登记率达到100%。2013年年初,共检查涉爆单位400余家,发现安全隐患39起,整改安全隐患39起。
    广宣传
    悬挂标语做到家喻户晓
    坚持多种形式,扩大范围、增强效果。一是积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涉爆安全大宣传活动,在乡村主要街道、厂矿企业、农村集镇、家庭学校等人员密集之地广泛张贴《尧都区公安局关于收缴非法爆炸物品、枪支弹药等危险物品的通告》、谢局长致广大居民的公开信》等各类通告,悬挂图板、标语条幅,使涉爆之害、打击之重、管控之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积极同涉爆违法犯罪做斗争,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入乡村、街道、厂矿、企业、学校对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采取逐户发送宣传材料、宣传水杯、宣传扇和召开“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爆炸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涉爆违法犯罪活动的社会危害性,着重报道一些因涉爆犯罪而锒铛入狱、家破人亡的反面典型,教育群众自觉守法,提高群众法律意识。通过各种宣传    手段,坚决做到对涉爆重点地区的入户宣传率达到100%,对涉爆单位、厂矿企业的宣传率达到100%,对涉爆重点人员的宣传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1800余人,出动宣传车90台,印发《通告》5000余份、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拉挂横幅200余条,并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事业单位、居民住户签订责任书30余万份,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余万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重治理
    组建巡逻队“地毯式”清爆
    坚持专业为主,多警种形成合力。成立派出所专业清爆巡逻队与局清爆专业队相结合的专业清爆力量,配备专业清爆车辆20辆、测爆仪器13台、搜爆犬23只,不间断地对矿井周边的乡村、居民点、出租房屋、闲置厂房、场院及容易隐藏民爆物品的部位进行反复清查;治安、交警多警联动,分工协作,在乡镇、县区等交界处设立民爆物品安全检查卡点,加大对涉爆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断绝此类案件滋生的土壤。持续不断的清缴行动打牢了防范根基,构筑了防控网络,做到发现得了,打击得早,控制得住。在加大清查力度的同时,广泛张贴《对举报和查处涉爆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的奖励办法》通告,完善了核查群众举报线索工作机制和举报奖励制度,对检举和揭发各种涉爆违法犯罪线索的,一经查证属实,及时兑现奖励,激励群众参与举报热情。通过清查,共查获涉爆刑事案件8起(其中涉爆刑事案件6起,涉危刑事案件2起),刑事拘留14人(其中涉爆案件拘留10人,涉危案件4人),查获涉爆行政案件1起,行政处罚1人。收缴非法炸药8924.2公斤,雷管28978枚,导火索3503.58米,硝酸铵920公斤,硫磺364公斤,氯化钾50公斤。记者 赵文家

     

责任编辑:高卓然

上一篇: 年馍出笼年味浓

 

下一篇: 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