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刚:前进脚步永不停歇

2013-02-20 10:48: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2月7日,农历腊月廿七,星期四。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送走几位坚持修完最后一部事故车的技工后,武瑞刚吐了吐嘴中的烟圈,深吸了一口气。身为我市一家大型汽修企业的老总,对武瑞刚而言,2012堪称异常紧张忙碌的一年。此时此刻,他终于可以坐在新店里的沙发上稍稍松口气,舒缓一下绷紧的神经,心无挂碍地开始置备年货准备过年了。

为期一周的春节长假过得飞快。转眼间已到了2月17日(正月初八),伴随着一位位员工的陆续归来,武瑞刚的假期也告一段落。虽然未能兑现年前跟记者承诺的去“天府之国”——四川自驾游的心愿,但看上去他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

当日上午,坐在整饬一新宽敞明亮的新店客户接待大厅里,武瑞刚与记者分享了自己创业多年的心路历程。

2012年,在投身汽修行业7年之久的武瑞刚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里程碑意义。这一年的冬至,皑皑瑞雪从头至尾见证着他们乔迁新店的夙愿最终得以实现。

“回头想想创业经历的这几年,真是感慨万千,一步步走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武瑞刚神情严肃地告诉记者。

2005年国庆节前后,带着几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豪情壮志,20出头的武瑞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主创业。初始,他的梦想仅仅是为了多挣钱。凭借先前在一家汽车品牌4S店任职配件供应积累的市场资源,武瑞刚开了一家配件门市部,店里只有两三个员工。

2006年,门市部的人手增加到4人,客户数量也开始慢慢“扩容”。武瑞刚虽然干得十分用心,但由于门店地理位置不佳,停车也不方便,再加上技术力量薄弱,资金匮乏,客户数量依然偏少等种种因素,店里的生意举步维艰。武瑞刚再一次陷入深深的忧虑和思考中。他意识到,如果不找到一个地理位置更好的中型场地,是难以打赢这场翻身仗的。

2007年6月,武瑞刚的想法得以实现,门市部搬到了南外环,地理位置更好,交通非常方便,车间面积充足。他适时调整经营思路,集中力量投放到新店宣传上。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客户量激增,企业效益也直线上升,这一年,武瑞刚家中还添置了一辆新车。

进入2008年,维修保养车间开始变得忙碌,员工增加到15人。武瑞刚的事业开始步入正轨,渐渐巩固了。

“后来我又隐隐感觉,虽然当时自己做得不错,但这个店一不正规,二无回旋余地,如果想干出规模,必须得有自己的大本,在和家人反复商谈后,父亲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变为极力支持。”武瑞刚告诉记者。经过一年的艰苦商谈,2009年,他在尧庙附近购得一块10亩左右的地。历经前后三年的手续审批与规划建设,2012年中,一座标准化高规格的现代化汽修园区终于拔地而起,格外引人注目。现在新店人员已增加到30多人,客户量稳定在4000-5000人的水平上。

一年之计在于春。蛇年春节假期,武瑞刚一点也没闲着,除了例行的走亲访友拜年叙旧外,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新一年的工作企划。“展望2013,又将是繁重而艰巨的一年。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一个更大的摊子以及肩上更重的担子,今年能否开好局?这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今年我打算去南方多看看多观察,开拓自己的视野,力争把企业营业额提升为100万元,人员则增加至50-60人。另外拓展整车销售这一块业务。我深信,企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