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卢凯)近日,第九届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颁奖大会在迪拜隆重举行,临汾公厕建设主要推动者、市住建局局长宿青平应邀出席,捧回中国唯一“全球十佳”的国际大奖。
“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于1995年设立,是联合国为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环境而设立的最高国际奖项。两年举办一次,旨在评选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全球十佳”示范项目。先后有140多个国家的2100多个项目参与申报,目前只有数十个项目获此殊荣。2012年,在第九届改善人居环境范例项目评选中,临汾公厕以人性化设计、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和免费开放的公益模式,得到国际评委的共同认可,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进入“全球十佳”的第一个公厕项目。
据了解,2012年参加申报的有60个国家395多个项目,评选工作极具挑战性,最后进入“全球十佳”的分别是加拿大、中国、阿联酋、巴西、肯尼亚、黎巴嫩、柬埔寨、西班牙、葡萄牙、乌拉圭。评选组织者和各国代表为我市解决厕所问题取得的成绩感到震惊和赞赏,普遍认为具有全球推广价值。迪拜的一位官员说:临汾公厕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不仅对中国,而且对迪拜和全世界别的城市都值得推广和实施。”
随行的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范鹏力介绍,在颁奖仪式上,肯尼亚代表说:卫生设施是社会的必需品,没有它社会就没有文明,这是提高公众健康的方式,临汾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联合国评选组织者认为:“临汾公厕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而且提高了公众的生存空间,体现了生活标准和公共设施的提高,希望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公厕并向临汾学习。”
临汾市区有60万人口,过去由于公厕数量少,设施差,入厕难”成为长期困扰市民的民生问题。2008年,我市全面启动公厕工程,连续5年市区新建标准化公厕69座,各县(市、区)新建180座,基本履盖临汾市区26条主要街道、大型公共场所和所辖17个县城。市区公厕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中:100平方米以下34座,100平方米以上35座。临汾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法,5年累计投资3200多万元,平均每座公厕投资约45万元,以每年600多万元的极小投入,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入厕难题。
临汾公厕以“一厕一景”和“免费开放”的显著特色,被国际评委称为具有创新意义的人居项目。我市从选址、设计和建设十分重视美化环境,每座公厕根据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造型和设计风格,并组建有绿地、雕塑,公厕入口悬挂着展示公厕文化的精美楹联,以浓厚的人文气息成为临汾市区一道景观,市民入厕如有回家之感。为保持公厕运行的良好效果,市环卫部门专门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对全市公厕实行统一管理,专业化服务,每座公厕配备两名专职人员昼夜值守,全天24小时向市民开放服务,由此彻底结束了老百姓无处上厕所和掏钱上厕所的历史,被市民称为“政府买单、群众方便”。
临汾市所打造的公厕品牌,在方便群众、改善环境、提升文明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0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其建设管理模式在全省全面推广;2011年临汾市应邀出席第11届世界厕所峰会,成为世界厕所组织向各国推介的重点项目;2012年又获“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成为中国9个申报项目的唯一入选者,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据宿青平介绍,临汾市区70座公厕每天接待20万次之多,平均每座公厕每天接待3000人次,高峰时达上万人次,每年有6000万人次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证明,城市公厕是城市民生和城市文明的必备设施,几年来,临汾公厕不仅使当地群众广泛受益,而且已对其他城市产生了积极影响,到目前已有十几个省份60多个城市先后到临汾参观考察。
宿青平表示,临汾公厕获得的国际荣誉,代表了中国改善城市居民入厕状况所做的努力,临汾市将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好城市公厕建设管理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