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 乐在其中

2013-03-19 09:3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低碳生活就是低能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碳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如今,很多人已经有了倡导低碳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水、节电,很多人还琢磨出了巧妙实用的节能“金点子”,他们热爱环保,勤俭节约,倡导原始而自然的低碳生活。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近日,记者就走近身边的“低碳一族”,感受不同人群乐享低碳的生活。

节能减排 低碳出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然而,私家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尾气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如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车,但更多时候却愿意选择步行、骑车或是挤公交。他们把这样的出行方式叫做“低碳出行”。
    “雾霾的天气让我也想为改善环境行动起来。”在市区一家汽车4S店工作的小王对各类汽车的排量及油耗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有数据显示,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公里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公斤。虽然小王也是“有车族”,但他也是一名倡导低碳出行的支持者。“我每天早上七点出门,花15分钟从家骑自行车到市区平阳广场,然后在坐单位的班车上班。一方面节省了开支,另一方面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低碳出行。”
    市民严先生的家离单位大概有20分钟的车程,去年,严先生腰和腿都有点小毛病,在检查身体时医生建议他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于是,这位开了多年车的老司机,开始每天坚持步行上班。“坚持走了半年多了,身上的毛病减轻了,而且还减了肥。”严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随着油价的上涨,许多有车人士也在计算着自己的一笔经济账。在信用社工作的小魏开玩笑地说:“我的低碳出行是逼出来的。”自从油价涨到7块多,小魏就开始他的“骑车生涯”。小魏说,2009年买车的时候,油价是5.6元/升,现在都涨到7.5元/升了,每月加油就要花去工资的四分之一,为了应付日益走高的油价,他便开始骑自行车上班,时间长了,反而觉得骑自行车的感觉比开车还要好,不仅能锻炼身体、省了油钱,还不怕堵车,“我现在能不开车的就尽量不开车”。
    采访中,对于低碳出行,自行车爱好者王先生认为,低碳出行就是倡导在出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支持绿色低碳出行,更重要的是心态。低碳出行不是完全放弃开车,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出行。王先生说:“心动不如行动,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节能减排的队伍中来,为环保工作尽一份力。”

(记者 白洁)
     

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

“电视机播放时最好调到中等亮度,这样既能省电又可保护视力。”家住市区新东城的吕阿姨是个忠实的“低碳族”,说道低碳生活的小诀窍,吕阿姨头头是道。今年56岁的她,不愁吃不愁穿,但在生活细节上却从不铺张浪费。
    吕阿姨说:“现在的低碳生活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勤俭节约,这主要不是为了省钱,但我们从以前苦日子过来的人就是不能看见浪费。”
    走进吕阿姨家,她为记者递上了一杯茶水,不同的是,茶水是用玻璃杯装的,不是大多数市民喜欢用的一次性杯子。“家里也有纸杯,但只给生人用,熟一些的朋友家人来了都用玻璃杯,杯子洗好后用开水消毒,没有卫生问题。”吕阿姨解释说。
    说及低碳生活,吕阿姨的女儿王女士深有体会:“母亲教会了我平时生活要节俭,不能浪费。就拿节水来说吧,我们家用水有一套程序,比如过滤出来的废水可以洗菜,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洗澡时开始出来的冷水用桶接好存着,第一遍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而且,我们家夏天基本不用洗衣机,衣服都是手洗。”
    “节水节电并不是为了省钱,一个月多出一两百元水费电费微不足道,但节约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吕阿姨表示,低碳理念已经渗透到她家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中——吕阿姨家住4楼,但除了拎重物或者碰到急事,平时一家人都尽可能走楼梯上下;家里虽然有车,但除了上班之外尽量不用,出门旅行都随身带上筷子、饭盒,避免使用一次性碗筷。
    虽然在别人的眼里这些做法可能很累很麻烦,但吕阿姨一家人几年来一直是这么做的。“我小时候没有瓶装饮料喝,没有电梯坐,没有空调,没有汽车,不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绿色生活吗?”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家人做起,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践行着低碳的生活。“我们节约的水、电、汽油很有限,但我们乐在其中。”吕阿姨觉得,每个人、每户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适合她家的生活方式就是低碳,“因为它给一家人带来了健康和欢乐”。

(记者 景文婷)

变废为宝 低碳环保

低碳并不意味着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享受,相反,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去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这些不经意的小举动看似简单,却很环保,更是一种生活乐趣。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日清洗过大米的淘米水最多就是浇浇花,不会有什么大用处,但在市民马女士看来,淘米水可是大有用处的“宝贝”。她说:“淘米水用来洗碗非常好,去油效果十分明显,不需要洗涤剂了,不但环保而且对人体有益;此外,淘米水用来清洗青菜是最好的,它能清洗青菜上的残留农药;还可以拿来擦家具,可使家具有光泽;用来漱口,可以治疗口臭或口腔溃疡;浇灌花木或蔬菜,可使其长得更茁壮。”说起这些生活小窍门,马女士滔滔不绝。
    “这个放垃圾的纸盒在吃饭时放垃圾很管用,真的很方便。”到解放西路李女士家吃过饭的亲朋好友谈起这个小纸盒,都说既简单又实用。“只要是没用的纸张基本都可以做纸盒。”李女士说,就像叠纸飞机差不多的步骤,把废纸、宣传单或报纸折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正方形纸盒。上次有不少亲戚来她家吃饭,就每人发一个,将一些骨头、鱼刺或者壳类放进去,吃完饭后大家就把纸盒放进垃圾袋,然后只要用抹布擦擦桌子就好了。茶余饭后,一些亲戚还现场学折叠。
    市民王艳在一家企业工作,热爱环保的她喜欢侍弄花草,办公桌上摆放着两三盆绿色小植物。“花花草草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还能带来好心情。”王艳笑言,自己的这种绿色生活还不止于此,真正做到绿色办公还得从点滴做起。
    “用过的A4纸不要扔,背面还可以继续打印;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做成笔筒,放在办公室里;走出办公室要注意随手关灯,下班前要将饮水器电源关闭,公共资源也是能源……”低碳的理念融于办公,已经成为了王艳工作的一部分,而她也十分乐意将自己的低碳环保经验分享给他人,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其中。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