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10时左右,尧庙景区内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妇正在焦急地向如流的游客询问自己孩子的信息,原来他们的孩子走失了。而此时,在华门景区附近,一个小孩的哭声引起了游客及工作人员的注意。
在第三个中国旅游日,免费开放的尧庙景区里游客如织,为做好景区及游客安全,尧庙景区5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到当天的工作中,在景区内的各个景点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当听到孩子的哭声,工作人员和好心游客赶紧过来安慰孩子,并询问孩子哭的原因。当得知他与父母走失后,工作人员将其带至进出尧庙景区的大门口。
“我姓潘,今年6岁了,我找不见爸爸和妈妈了。”当工作人员欲打电话联系小孩的家长时,小潘哭着说:我不知道他们的手机号码,但我们来这里时骑的电动车就放在大门口。”
随后,工作人员与小潘一起来到景区门口,在大门口的绿化带附近找到了他家的电动车。工作人员安慰小潘,电动车在,父母就一定没有走。同时告诉他,景区只有一个大门,在门口一定能等到父母。这时一直哭喊的小潘开始安静下来,并在出口处的人流里寻找自己的父母。
一个小时后,小潘突然大哭了起来,嘴里叫着妈妈并向一位30多岁的女士扑了过去。该女士紧紧地抱住了孩子,她与丈夫连连感谢工作人员的帮助。
原来,他们一家三口进入景区不久,在仪门附近看景区的龙凤道两边石器文物复制品时,发现孩子找不见了。“我当时非常着急,和孩子父亲一起在景区里四处寻找。”孩子的母亲陕丽红说道,遗憾的是,由于游客太多,我们跑遍了景区的所有景点也没有找见孩子。万般无奈之下,便决定去景区大门口看看。没想到,刚走到大门口,孩子便扑了过来。看着孩子安然无恙,而且还有工作人员陪同,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本报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旅游时一定要看管好孩子,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