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鞋子、小家电……炎炎夏日,琳琅满目的夜市摊点成为广大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然而,一旦遭遇“问题”商品,消费者则是花钱买“闹心”。
5月19日,家住尧都区郭家庄的李超致电记者,称自己前几天在五一西路的夜市上花50元买了一条七分裤,可回家后试穿时却发现裤腿的两侧缝明显扭曲,根本没办法穿。而李超第二天傍晚到夜市更换时却压根没找到卖给自己裤子的人,50元打了水漂,生生吃了个哑巴亏。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五一西路师大后门附近的夜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夹杂着吆喝叫卖声。记者看到,有席地摆放的服装和首饰,也有简易衣架上挂着的漂亮衣服。“我来逛逛,看看有没有价钱优惠、质量过关的东西。”正在挑选衣服的王女士说。但也有市民表示不会选择购买夜市的商品,去年在夜市买过一件衣服,由于灯光暗,回家后才发现买到的衣服有明显穿过的汗渍痕迹,第二天回去换时卖衣服的就不承认了,我觉得在夜市买东西太没有‘安全感’了。”张女士说。记者了解到,夜市市场多为流动性,很多摊主讲究“先来后到”,所以便出现了顾客买了东西,却找不着“东家”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也无疑给前来找“售后”的市民带来很大不便。
在一处卖鞋的摊位前,记者看到,有些顾客干脆光着脚试来试去,上次在这里花40元买了一双凉拖鞋,回去发现鞋里面很脏,而且穿了两次就开胶了,这不现在还在家扔着。”孙女士无奈地说。
接着,记者又到一处经营牛仔裤的摊位前,堆积如山的牛仔裤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挑选。记者随意拿起一条短裤,摊主说35元。旁边一位顾客挑选到一条合适的尺码,摊主告诉对方,现场试穿或回家试穿都可以,不合适拿回来换就行。记者问摊主有票吗?该摊主说:没有票,我在这里卖了3年衣服了,不合适你拿来就行,我常年都在这里,不换地方,我家的裤子我都认识,来的全是老客户,都是一下买好几条。”据一位夜市摊主介绍,夜市上不是没有好的商品,有些商品确实是商场或店铺处理的正规渠道的商品,但是也不乏有些‘三无’商品在其中滥竽充数,都说‘货比三家’,还是仔细挑选为好。”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开票是夜市的普遍现象,由于价格便宜,大部分购买的市民当场并没有很仔细地查看商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回家后发现问题,却得不到妥善处理。
在此,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在挑选商品时尽量仔细查看,不要只贪图便宜忽略了质量问题。记者 成华 实习生 张洁莉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