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亢亚莉)“盘上的标签明明写着容量为4GB,电脑上显示的容量也是将近4GB,可是还没存到2GB的文件,U盘就满了……”5月25日,一头雾水的市民康先生致电本报反映,自己购买的U盘竟然“缩水”了。
康先生说,今年3月份,他花了将近100元在网上一商铺买了一个防水的4GB的U盘,用了一段时间一直很好,可在前两天却出现了问题。“因为电脑要重装系统,我想把女儿的照片先往U盘里复制一份,没想到一个容量为2.5GB的压缩包,却怎么也存不进4GB的U盘里。”随后,康先生将压缩包解压后存入时,却发现U盘只能存入2GB的文件。”为什么标注4GB的U盘才装了2GB的文件就满了,康先生纳闷不已,而上网找自己购买U盘的商家时,早已“人去楼空”。
记者看到,康先生的U盘为白色,标签上注明“4GB”。插入电脑打开,上面显示的容量为“3.86GB”。而在把U盘格式化以后再存入文件时,发现其容量还不足2GB,康先生说:“幸好我将原件进行了备份,要是弄不好把照片丢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除此之外,记者打开自己的U盘发现,标注为2GB的U盘,电脑上显示只有1.92GB,而标注为4GB的U盘,实际显示也只有3.72GB,都存在标称与电脑显示容量不符的情况,为什么U盘“缩水”了?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位多年从事U盘等电子产品销售的业内人士张斌。
“其实,这并不是U盘缩水了,而是硬件厂商与操作系统之间使用的单位换算存在差异。”张斌说,他遇到不少消费者向他讲过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是U盘缩水或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是U盘厂家使用的换算单位与电脑操作系统的换算单位存在差异。
张斌说,存储厂商所采用的是10进制,而系统厂商采用的则是2进制。对于电脑来说1G=1024MB,1MB=1024KB,1kB=1024Byte,而U盘厂商在计算容量方面,则以每1000为一进制的,即: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为1MB,每1000MB为1GB。因为不同厂商在进制上的差异,所以造成了U盘容量“缩水”的问题。
同时,一位品牌电脑销售商透露,其实像康先生遇到的这种U盘并不少见,只是大家很难发现而已,因为一般人在使用U盘时,只是装一些重要文件,很少装大容量的文件。此类U盘是经过了技术加工,修改属性,电脑才会把实际2GB的容量显示为4GB。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U盘时应该怎样辨别,张斌建议到,消费者在购买U盘时,应该选择正规的经销商,或者利用销售柜台的电脑进行简单的测试,如:拷贝足以塞满U盘的文件进去以测试其容量,看看拷贝过程中的传输速度是否太慢,或换一台电脑是否还能使用等,购买存储卡时也可用这个办法。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