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游击队:只管“干活”不管“结果”

2013-06-25 09:18: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祁欣)贸然选择游击队装修,岂料墙壁变“花脸”、瓷砖变“裂缝”。近日,家住铁路大宿舍的李女士,计划把家里重新装修一遍,考虑到价格问题,她随即在门外的小广告上拨打了室内装修的电话,对方在询问李阿姨家里的面积以及室内装修情况等问题后,便亲自前往李女士家为其商讨装修事宜。最终根据李女士家70平方米面积以两万五千元达成包工包料的装修事宜。

李阿姨告诉记者:当时只是考虑到价格的问题,谁知经过这两个月装修后,却让李女士心里添了不少堵。”

记者了解到,李女士的儿子准备结婚,为了给孩子装修房子,三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为图方便、省钱,李女士选择了一家装修游击队。“当时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我觉得他们谈起来还挺专业的,就动心了。”李女士表示,两万五的价格其中包括所有的装修内容,与装修公司相比省了将近一万多元。

就在装修期间,李女士才发现私自找的“游击队”根本靠不住。装修负责人只是粗略地口述家装样式,并没有签订装修合同。施工时间本来定的是一个月完成,可最终却用了两个月时间。“装修结束了,卫生间的瓷砖贴得凹凸不平,墙面粉刷的也是斑斑点点,电插头也被涂料堵住了还得重新换。”李女士说。

对于装修后的事情,李女士曾多次寻找装修队商量重新修正的细则。起初,对方曾派工人前往李女士家修补瓷砖等处。到后来,李女士再拨打装修方电话时,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挂断电话。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装修“游击队”,装修前不签订“书面协议”,而是以“口头协议”成交,很容易引起争端。

针对装修时的“口头协议”令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记者在山西师达律师事务所了解到家庭装饰一定要事先签订合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合同是分清是非曲直唯一的证明。装修房子要有签订合同的意识,还应该找一些有资质的公司,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相关责任人。同时要保护好消费凭证,以作今后追索权利的凭据。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