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何欣怡)夏至已过数日,酷暑悄然来袭,夜灯初上时分,街道两旁常常众人聚集,开始种种消夏活动,其中必不可少的消夏方式便是逛路边摊和吃夜市小吃。本报提醒,慎购夜市货,远离路边摊。
摆在马路两边的地摊,经常出售各种服装、饰品等生活用品,由于所售商品价格普遍较低,市民广受欢迎。据调查,地摊上一件衣服的成本价基本在8元到20元不等,一个摊主一晚的纯收入最多可达到200到300元。然而在利润丰厚的背后又存在怎样的弊端?
记者发现,市民所购买的地摊货价位虽低,但质量却少有保障。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么很多地摊货却是一分价钱零点五分货。市民的消费权益在贪图便宜中无形被削弱,甚至有时还会被摊主坑害,买到摊主自己穿过的二手衣服。面对形形色色的地摊和琳琅的商品,给市民提供消暑方便和消费机会的同时,市民仍需谨慎选择。在购买前认真权衡商品价值,万不可被眼前的便宜冲昏了头脑,到头来钱财两空,在燥热夏季里换来的只有失落的心情。
夏季,市民还会常在路边小吃摊享用烧烤、啤酒等美食。烧烤飘香,啤酒解暑,二者搭配更是畅快人心。若再叫上三五个好友饮酒畅谈,在夏日阵阵微风中是难得的惬意与爽快。然而,这背后却有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近日,记者从临汾市人民医院了解到,入夏以来,急性肠胃炎患者直线上升,多表现为腹部绞痛、伴有呕吐头晕等症状。医生坦言,患者多为食用不卫生食品导致,其中大部分患者为长期食用路边摊食品所导致。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夏季闷热冷冻食品不易保存,且长期摆在道路两旁的食品多多少少都会吸入马路上灰尘与细菌,两者作用极易诱发肠胃疾病。所以,面对路边摊,市民需克制自己尽量少去吃。天气炎热,尽量选择在家中就餐,如需外出也一定要选择卫生标准较高的正规饭店,对自己身体负责,在保障自己的权益和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