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别样婚俗下 彩礼悄然涨

2013-07-02 08:41: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有时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来比喻一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最近一幅《全国结婚聘礼地图》就产生了这样的效应,它将全国各个地方的聘礼进行等级区分,虽然不论其准确度有多高,但让所有经历过和即将经历结婚的人们都有一种“说到心坎里”的感受,越来越“娶不起”了,我市大宁县的彩礼怎么样?为此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大宁有订婚和结婚两个仪式,而且都同样隆重,两次仪式会邀请同样多的人参加。订婚时男方需要给女方送18000元的“订婚钱”,再加上传统习俗要求的三金中的金戒指,男女双方邀请所有亲戚到场,亲友们互相赠送红包。结婚时要送的彩礼标准,无论是城镇还是村子里,近几年一般都维持在38000元,然后再在结婚当天送出剩下的金项链和金耳环。

2012年结婚的刘宇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婚礼过程,我家是尧都区的,媳妇儿是大宁人,彩礼送的不多,我家又准备了现成的房子,加上装修房子和购买家电的钱,总共也花了不到200000元,倒是她们家那边的一些其他讲究很多。”小刘说,比如结婚前一天男方女方都要在各自的舅舅家住一晚,如果舅舅家住的远,或者没有舅舅则需要在离自家近的亲戚家住一晚,在结婚当天早上回到自己家,然后再正式开始结婚流程。

“以前在男方去女方家接亲时,需要提前准备一只红色的大公鸡,并且要求公鸡是双冠子、红耳朵,现在也不那么讲究了,可以拿红包代替,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送亲时需要已婚的两名女子和7名男子,而迎亲的则只能是亲戚,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的婚礼习俗。”今年已经56岁的杨先生对记者说,他替人“做媒”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大宁这些年的彩礼虽然涨了点,但变动不是很大,虽然有些农村的人观念守旧,认为养女儿就是“赔钱”,所以在嫁女儿时会向男方多要礼金,以此来作为“补偿”。

今年4月份刚刚结婚的郭峰和媳妇儿都是大宁本地人,他在家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在2008年已经结婚,妹妹跟他差一岁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哥哥结婚的时候家里有一套房子,轮到我的时候,家里没有能力再买房子,所以除了订婚钱和彩礼共计56000元,还送了80000元的‘婚房押金’,其他的一些花费也不少,父母为了我的婚礼还向亲戚朋友借了钱。”小杨说。

对于大宁,可能大家印象最深的要数“大宁西瓜”了,而这个拥有6万人口,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加注重“面子”的要求,这也让一些家庭背负了很多的压力。

人们都说“养儿防老”,而这防老的代价却很大,在一代又一代的家族传承中,婚姻无疑是人生的大事,父母双亲也无疑是背负这件大事的主力军。

小杨的父母都已年过半百,可是他们和中国所有的父母一样,半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心,二儿子的婚事一度让他们整天唉声叹气,不是怕他结婚花钱,是怕他结不了婚,我们做父母的都是这么个心愿,尽快给儿女成家立业,就算借钱也得让他风风光光结婚,不然让人看笑话,要不自己心里也过不去。”小杨的父亲说。

据杨先生介绍,以前彩礼有几百到几千的,前些年也就14100元,为的是图个吉利,后来受其他地方的影响彩礼也悄悄地涨上来了,家庭条件好的人还能承受,而孩子多的父母就有些“招架不住”,没办法买房子的只能送给女方50000-100000元的“婚房押金”,为了儿子的婚礼,向亲戚朋友借钱,已经劳碌半辈子的他们,还得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实在是让人心酸。

婚礼习俗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彩礼还是结婚前一天在舅舅家住的传统,亦或是婚后必须在外住三晚,这些也只是作为一个婚姻的妆点,而不能成为“喧宾夺主”的重头戏,在彩礼行情越发高扬的今天,父母心”受着无情的折磨,婚姻里的爱情也慢慢被剥夺了它应有的影响力。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