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植物园。
仲夏七月,绿意融融。汾邑大地,激情似火。走进汾西,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城建工程施工场面,让人感受到城市建设的蒸蒸日上:汾西大道建设工地,大小车辆来回穿梭,机器轰鸣作响,拆迁工作正有序进行;连接汾西县城南北的枢纽——永安大桥建设工地,林立的桥墩从深沟拔地而起,桥面建设即将合龙;古郡新区建设工地,综合档案馆、社会福利中心等座座标志性大楼鳞次栉比,内外装修紧锣密鼓……在“城镇扩张”战略引领下,汾西全县上下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城市建设的滚滚热潮中,用激情、智慧、汗水描绘着“三垣一城”建设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汾西县把城市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修订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重规划,抓建设,强管理,创特色,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很快形成了推进城市大发展的大城建氛围。
科学规划 描绘发展蓝图
2011年,汾西县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是36.92%,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全市发展水平。县城又处在垣面上,三面临沟,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县城建设严重滞后。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升,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追求更美更好生活质量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多次调研、多方论证,认为无论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发展趋势,还是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建设已经十分必要、非常迫切。
为此,该县从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把“大县城”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一个战略平台,按照县城垣、古郡垣、府底垣“三垣合一”的县城空间结构设想,拉大城市框架,通过架设永安大桥,连通霍永高速,拓宽临桃公路,建设汾西大道,配套基础设施,开发古郡新区,使县城向南连接到府底、向西扩展至古郡,力争到2015年,县城面积由现在的363.78公顷扩大到697.03公顷,构建起旧城垣、古郡垣、府底垣“三垣合一”的“A”字型县城新框架。
为增强建设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聘请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汾西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立足当前实际,瞄准未来发展,从发展战略、城镇人口、城镇体系、产业规划、建设管制、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方面,对“三垣一城”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和定位,明确了县城扩张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任务。
建管并举 完善服务功能
一条条宽敞通畅的道路,在不断地拓宽和延伸中拉大了城市框架;一处处连片的绿地和休闲广场,草木葱郁,鸟语花香,这些变化让这座小城更具魅力。
去年以来,依托城镇扩张战略,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按照“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总体要求,同步推进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在旧城区改造方面,该县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了县医院综合大楼、北街低矮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续建工程,启动了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新建四星级公厕4所。新城区开发方面,投资5.5亿元,实施了永安大桥建设、高速引线城区拆迁和桃临公路改造。投资1.2亿元,在古郡新区开工建设了法院、检察院等8座大楼,建筑总面积39600平方米。今年,该县规划融资4.1亿元,在新区建设6.3公里长、60米宽、双向6车道的汾西大道,投资500余万元,改造建设阳光标准化体育场,投资980万元,对北外环路进行拓宽改造,投资3890万元,新建城内北环路,投资1300万元,建设可容纳1000人的综合体育馆,投资5000万元,在府底新区建设汾西客运站和望客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投资8789万元,在古郡新区续建档案馆、审判法庭项目、民政福利中心、检察办案技侦设施和人武部基础建设项目,新建廉租住房和卫生、消防、引黄服务等设施,建成集行政办公、宜居休闲、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城市新区,以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建设的同时,他们把城市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卫生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三城联创”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以治理“脏、乱、差”为切入点,全面加强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以提升生态建设档次为出发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栽大树、栽好树、栽高树,立足特有的垣、坡、沟、坝、桥景观,山坡造林,身边增绿、沿沟布景,精心布置马沟生态绿化中心,高标准建设环城绿化带,形成“一环一心,多廊多点”的城区绿地系统,通过大力实施硬化工程,实现县城小街小巷硬化全覆盖。以提升城市品位为落脚点,实施县城亮化工程,整治了沿街广告牌匾,规范了机动车辆行驶和停放。同时,对城区供暖、供水、排水系统进行了维修改造,对城内道路、公园、绿地进行了维护整修,城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大为改善。
文明新风 彰显宜居魅力
每天清早,城西植物园,新建的文化凉亭内有刻苦攻读的莘莘学子、石桌上有专心下棋的耄耋老人;晨曦公园,男女老少随着优美的音乐练着太极,让人心旷神怡;到了晚上,汾西之夜更具魅力: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凤凰生态公园有聊天的、有游玩的,凤凰文化广场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群众消夏晚会歌声缭绕,舞姿翩翩,到处一片欢快和谐的景象。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民行为,汾西县把城市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名片和会客厅,制定了《市民公约》《乘车公约》,开展了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创作了汾西县歌《腾飞吧,汾西》和一县一剧《汾西烽火》,筹划拍摄电影《古刹枪声》,群众文化活动可谓异彩纷呈。如今,硬化的小巷纵横交错,方便了群众出行,大街上的洒水车每天6次定点洒水,净化了街道,车辆行驶和停放规范有序,增加了安全感。姑射真祠韵味久远,师家大院吸引了八方来客,凤祥古楼更是熠熠生辉。
汾西,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正在用独有的城市语言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外来者,还是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欣喜地感受到汾西城市建设的铿锵步伐,体味着“三垣一城”建设正在发生的变化。(通讯员 要凯朝 侯建兵)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