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民生警务 推进社会平安

2013-07-23 09:3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社区管理社会化、社区防范前沿化。按照山西省公安厅的整体工作部署,尧都区公安局树立“民生警务,亲民公安”的工作理念,把公安工作聚焦到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共服务、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上,坚持强化队伍,夯实基础,深入群众,树立形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转变警务模式,推行网上便民服务,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实现了服务群众和打击犯罪能力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警务机制由静到动

社会治安防范模式实现新转变

针对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治安形势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尧都区公安局一班人把派出所建设和社区警务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审时度势,推行社区警务建设,延伸警务触角,根据管辖区域实际情况,17个派出所相继完成“三队一室”(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和综合内勤室)建设,灵活采取驻村制(治安复杂区域派出民警常驻)、巡防制(流动警务巡逻防控)和包片制(治安情况良好的村镇由责任民警包片负责),科学部署警力,完善民警工作责任制,公安工作实现静态警务模式向动态警务模式转变。

局党委下大力气精简机关,警务前移,警力下沉,抽调10名机关民警充实到基层一线,依靠治安积极分子、义务巡逻队等社会力量,实现了治安管理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群众在基层。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农村,了解社情民意,帮群众办实事、好事3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今年5月份,临汾市第二建筑工程总公司与绿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拖欠工程款发生堵门堵路,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路东派出所社区民警多次进行调解,并成功化解了矛盾。

服务群众由疏到亲

便民利民实现新突破

按照山西省公安厅的工作要求,今年年初启动了便民服务在线平台,制定出台《尧都公安便民服务在线管理办法》、《尧都公安便民服务在线考核办法》,成立了以谢庆军局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各警种通过网络在线平台、公安微博向社会实时发布公安要闻、便民公告,为群众提供信息查询、咨询投诉、在线申办等服务。6月5日,便民服务平台民警接到湖南籍女子蔡某网上报警,迅速组织警力,成功打掉一个传销窝点,抓获非法传销分子16名。

在开展网上便民服务的同时,还通过电视广播多种媒体和110宣传、警营开放日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便民服务在线开通运行半年来,建立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民警个人微博等,实现警民沟通互动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截至目前,总访问人数已经达到11552人次,发布各类信息2300条,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74件,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业务150余件,通过服务在线及时受理群众网上业务办理申请,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提升了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能力,改善了警民的关系,起到双赢的作用。

违法犯罪由压到打

辖区发案数量实现新下降

“警务有限,民力无穷”,社区警务室建成运行以来,社区民警成了社区社会治安的“指挥官”,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小区物业、保安、门房,治保干部、特行业主、楼院长、居民组长、治安积极分子、甚至被打击处理过的人员等,把他们有效使用起来,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信息、情报的收集站,社会、公众的服务站,打击、防范的工作站,群众、组织的发动站,使其具有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等功能的“微型派出所”。组建义务巡逻队,开展警民携手化解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推进平安社区的创建。

在开展社区治安防范的同时,严厉打击多发性违法犯罪活动,实现连续三年命案侦破率100%,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实现命案零发案的目标,刑事案件发案率环比下降25%。

社会管理由粗到细

创新工作呈现新气象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尧都区公安局积极开展“两实”(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工作,基层派出所民警以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逐街、逐巷、逐门入户开展人口、房屋信息采集,做到“街(村)不漏巷、巷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目前已采集实有建筑103589个,实有人口319976人,清理整顿编制街路巷6284个,编制各类门牌148199个,并总结归纳出“两实”管理“七步工作法”、矛盾纠纷化解“五字工作法”等做法。

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开展人口、房屋等信息的采集,建立和录入纸制台账和电子台账,保持鲜活性,实现社会管理前沿化、智能化、标准化。工作中,把采集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先后调解邻里纠纷100余起,侦破刑事案件5起,抓获逃犯12人,捣毁传销窝点11个。扎实细致的工作,民警鼠标一点就能轻松查找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房屋等信息,5月7日下午15时许,社区民警贾建清仔细辨别一名3岁走失孩子的口音,通过社区人员信息库查找,成功找到孩子的父亲湖北籍打工人员董某,把孩子交给正着急的董某。通讯员 田哲斌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