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购的风行,快递给市民传递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埋下安全隐患,如个人信息泄漏、快递纠纷和犯罪增多等新问题,如何提防“暗箭伤人”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
多数人不设防
近日,记者随机在青狮北街街头询问了10位路人。其中,有6位经常进行网购,每当接起快递员的电话,他们都会迅速开门或是下楼取件,对快递员毫无防备心。市民张燕说:我平时网购的东西比较杂,而且各个卖家发的快递公司都不一样,难免会遇到不熟悉的快递员,我确实没有想过快递员还可能有假的。”
一些小区虽标明“闲杂人等、出租车不得入内”,但对快递却网开一面,快递员可随意进出,在小区内来回穿梭。贡院东街碧云轩小区的门卫透露:前几年,为了防止小偷趁虚而入,我们要求快递员在小区门口等待,但是住户都觉得不方便,要求直接送到家门口……”
识真假有高招
网购戒不掉,防范有高招。家住福利巷的网购达人张蓉蓉分享了她的防骗“秘笈”:我在网站下单后,每天都会关注物流动态,清楚哪一天、哪一件物品由哪一家快递公司派送。若接到不熟悉的快递电话时,我会仔细询问是哪家快递公司,包裹是由什么地方发出的。扔掉快递外包装时,我会把包裹单先撕下来剪碎,或是用深色笔抹掉姓名、地址和电话。”
此外,记者从市区多家快递公司了解到,每位快递员都有自己的工号,上门送件或者揽收都有操作规范。首先会打电话通知客户,没有得到对方的许可,员工不会直接上楼敲门,大多会要求客户出门接货;客户可以将地址填写为单位,或是选择比较熟悉的快递公司;接到陌生号码时,一定要先核实对方信息及所购物品,以免假快递有机可趁。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邢璟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