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多暴雨

2013-08-01 11:17: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暑日期间,临汾市出现了连续性降水天气过程,许多县(市)累计降水量达到200毫米以上,个别地区达300毫米以上,尤其是西北地区雨量较大,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1~3倍,这次汛雨范围广,雨量是几十年来未有的。
据气象专家分析,近年来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增强和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偏强偏北,以及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处于负位相等均有利于西北太平洋水汽向我国北方的输送,因而有利于我国夏季北方降水偏多,造成我国夏季主雨带位置偏北。
自2013年6月以来,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同时,副高阶段性加强西伸的特征格外显著,且整体位置偏北,副高西侧来自西北太平洋转向的水汽向北方输送显著偏强,加上入汛以来东亚夏季风偏强有利于南方水汽向我国北方输送。
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明显偏北,我国黄淮等地区为异常下沉气流控制,不利于产生降水。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我国入夏以来雨带位置偏北,北方降水偏多,入汛时间偏早。
7月初,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位置偏北,随着长江中下游的雨季暂时告一段落,雨带并没有在江淮之间徘徊,而是直接北抬到北纬35度以北地区,使得四川盆地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偏北地区、华北中南部、东北南部处于副热带高压外围比较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中。在7月上旬后期,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超强台风“苏力”,又加大了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偏南气流不断地将水汽向北方地区输送,同时欧亚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形势稳定,不断有冷空气东南移。冷暖空气多交汇,导致多次出现强降水天气。
这次暴雨给了我们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科学,注重预警,注重防御,注重躲避,同时要及时组织好抢险队伍,组织好人员转移,才能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争取达到受灾人员“零伤亡”。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的最佳机制,争取日后在“防大灾、抗大汛、保民生、减伤亡”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人民安康带来福祉。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