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赵亿平)金秋时节,梨果飘香。9月26日上午,国家4A级景区——隰县·中国梨博园正式开园迎客,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近千名梨农、游客参与了这一开园仪式。
隰县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并且无污染,发展梨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被专家誉为“中国梨王”的玉露香梨闻名遐迩,誉满天下。
近年来,隰县坚持“梨果富民”不动摇,连续开展“梨果提质年”活动,全县梨果面积达到32万亩,成为全省“一县一业”基地县和典型示范县。
今年,尽管受自然灾害影响,全县梨果产量减半至4.2亿斤,然而产值却由去年的4亿提升至4.6亿,仅梨果一项,农民收入就可达到4500元。经过广泛调研、科学论证,隰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的奋斗目标,从今年开始,坚持每年新栽两万亩,高接换优2.5万亩,到2020年,全县玉露香梨挂果面积将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8亿斤,产值达到24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可超过3万元,梨果产业已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隰县栽植梨果历史悠久,其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有三百年根繁叶茂、挂果不衰的老梨树,为传承梨文化,打造梨品牌,该县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依托位于隰县城南乡路家峪村的三百年老梨树群建设中国梨博园,也是迄今山西唯一的以梨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博览园。
该园于2011年开始建设,项目建设年限为5年,总投资9.27亿元。按照“布局园林化,景点特色化,整体自然化”的建设理念,在具体环节上,地形整理突出“自然”、道路修建体现“循环”、树木移植注重“成活”、树木搭配显现“特色”、人造景观体现“和谐”,努力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打造,目前,主要建成了以梨博园景区环博路为游客观光路线,贯穿园区各景点;梨文化广场、梨文化展区和家峪湖景区;梨园九曲、鸳鸯湖、花草树木、皇家马拉车、游船、垂钓体验等;百年梨树群、山地梨园群、农家特色群;百种梨树园、农耕文化园、水果采摘园、名人植树园、珍禽动物园。同时,温泉地热勘探项目初见成效,梨餐聚农家特色饭馆投入使用,梨文化博览馆布展即将完成,项目区显现出“百梨争艳,乔灌相间,循环贯通,山水一色,景观怡人”的景象。
中国梨博园全部建成后,将极大地丰富隰县梨果产业的宣传内容和内涵,成为突出“梨”主题,弘扬“梨”文化,唱响“梨”品牌的特色景点,标志着隰县农业产业向文化产业进一步延伸,而且为梨果产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对于优化农业结构、推动梨果产业扩规提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