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人们往往会感觉无力,出现疲劳感,正所谓的“秋乏”;同时温度也渐渐下降,雨、雾、霜渐多,不利于广大驾驶员朋友安全行车。在此,临汾公安交警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秋季行车应保持高度的警惕,行车时必须降低车速和保持均匀的行车速度,遇有交会车辆,要提前减速。外环道路上行驶,特别在弯道处,应格外小心,驾驶时打方向不宜过快,同时避免急刹、防止侧滑。
一、行车前的准备
1.秋季人们会出现“秋乏”现象,会导致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保持睡眠的充足和饮食的合理,从而保证驾车精力集中,避免事故发生。
2.秋季行车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路况信息,及时做好防雾防雨的相对准备。
3.秋季行车,会产生一种抢时心理,会在潜意识中比夏季开车时要快一些,所以要保持平稳驾驶,最好保持中速。
4.出行前,应将挡风玻璃、车头灯和尾灯擦拭干净,并检查灯光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是雾灯。这点在雾天尤其重要!
二、行车中注意事项
1.车辆经过酷热的夏季运行后,制动液和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油脂经长时间的高温下运行,其技术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当车辆发生侧滑的时候,应采用“点刹”的操作方法,同时将方向朝侧滑 的方向转方向,使侧滑的车辆得到控制。
2.-深秋的晨雾和霜露会给路面覆盖一层水膜,驾驶人要遵循细雨天气的行车规律,控制车速和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紧急打方向和紧急制动,特别要避免打方向的同时采取紧急制动,谨防车辆侧滑引发交通事故。
3.-深秋由于驾驶室的内外温差较大,挡风玻璃内侧常常会蒙上一层水蒸气而阻挡视线,驾驶人要注意避免挡风玻璃上的水蒸气凝结,切忌边行驶边擦拭水蒸气,谨防方向跑偏发生擦碰、掉沟或者追尾事故。
4.-面对大风天气,行人和骑车人往往在车前可能会突然拐弯或因刮风影响视线慌乱骑行。在这种情况下,司机必须谨慎驾驶,随时观望行人和车辆动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5.初下雨后的路面会形成一层薄泥,车轮与路面的磨擦系数减弱,这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大障碍,也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驾驶人员在秋雨路滑情况下,行车要注意多观望,不可尾随前车过近,不要超速行驶,切忌急刹车。同时,在坡道、变道和路面复杂的情况下,注意横滑和滑坡现象。
6.雾天如遇故障,应开亮雾灯、近光灯和双闪灯,紧靠路边停车,在车尾30米以外放置明显警示标志。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