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护花使者

2013-10-17 09:18: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襄汾县永固乡一带,提起张晓琴的大名,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是为什么?因为她心系计生家庭,关爱留守儿童,为计生事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以崇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把幼儿园办得越来越火,越来越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奋进谋发展
    张晓琴1975年6月出生。在学校读书时,她品学兼优。1990年因家庭困难,初中毕业后再未读高中,1991年在永固村小学当了一名幼儿教师。1992年6月在襄汾县城教师进修校幼师班进修了一年。
    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奔赴大城市及工矿企业发财致富,却把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看管。老人看管教育孩子不力,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的不良后果。
    这些问题,引起襄汾县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心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欢乐的生活环境。
    1999年5月,在县计生局、计生协、乡计生协的支持与帮助下,经县教育局批准,张晓琴成立了全乡乃至全县第一所留守儿童幼儿园。幼儿园建在张晓琴宅院中,规模虽小,但规模齐全,设计新颖别致。开学当天,便有60余名留守儿童报名入园。
    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社会各界的热心资助,极大地鼓舞了张晓琴。
    2000年,永固乡外出打工人员迅速猛增,仅永固村外出人员就达1380人,分别占到全村总人数和总劳力的34%和62%。留守儿童越来越多,那年报名入园的已超过100人,张晓琴的农家小院拥挤不堪,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
    这可让晓琴犯了难,不接收新的入园儿童,于心不忍;接受吧,不堪重负,容量爆满。正当犯愁之际,一条好消息传来了。这年春季,永固供销社依法破产,原有的2680平方米地基和20多间房屋要进行拍卖。张晓琴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觉,她横下一条心,决心买下这些资产,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敞舒适的天地。清点家底,只有一千多元的积存,实属杯水车薪。丈夫王海忠给妻子鼓气:“不怕,资金问题我就是给亲朋好友磕头求告,也要筹齐。”丈夫一席斩钉截铁的誓言,打消了她的顾虑,心潮逐渐平静下来。亲朋好友把款送来了,兄弟姐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乡政府和乡计生协会的协调下,信用社又给其解决了低息贷款10万元。
    在拍卖会上,晓琴在一轮一轮的激烈竞拍中,毫不示弱,步步紧逼,最终竞拍成功。她与丈夫同心协力,把房屋全面进行了装修。并购置了100多套新桌椅以及电视机、VCD、录音机各6台、电子琴4架,还配置了滑梯、转椅、摇摆篮等大型儿童游乐设施,把大、中、小6个班所需硬件配置得一应俱全,为留守儿童创建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生活场所。
    为了改善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吃住问题,2006年,张晓琴利用暑假期间,又扩建了儿童宿舍、餐厅等场所,并完善了后勤设施,还购置了一辆面包车用于接送入园的留守儿童。新学期一开始,南姚、万宁、南王等村相继送来了70余名留守儿童,且逐年增多。截至2013年上半年,已有286名留守儿童入园。
    
     责任重如山
    张晓琴本着对计生家庭、留守儿童双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真诚提出“用爱心感动孩子,用诚心呵护孩子,用耐心教育孩子”的理念,使每个教师和保育员树立起使命感与责任心,把智慧与心血投入在留守儿童身上。
    他们把留守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尽心竭力地给予养教,再苦再累也甘心情愿。南王村幼儿曹双,年龄小,又是独生子,在家没有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张晓琴与教师轮换着给他喂饭,抱着他睡觉,教他自己洗手、洗脸、洗脚、穿衣服、系扣子、上厕所、整理自己的书本与用品。小曹双很快成了小班的生活自理助手,老师及时表扬,启发其他孩子向他学习。万宁村王晨旭从小娇生惯养,入园后一个多月内不分昼夜大哭大闹,晓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与他一起吃饭,一块做游戏,给他讲故事,他与晓琴加深了情感。小晨旭见到晓琴,不叫老师,也不叫阿姨,口口声声叫“妈妈”,感动得晓琴直流眼泪。
    留守儿童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宝贝蛋”、“命根子”,养教中不得出现丝毫疏忽致使孩子造成伤害。否则,无法面对计生家庭与留守儿童,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乡计生协会与幼儿园共同商讨,制定了卫生制度、作息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尤其确定了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晓琴丈夫王海忠专门负责幼儿园的后勤及安全工作,幼儿园从成立至今未出现事故。
    
     育幼求实效
    张晓琴是一个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人,她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03年赴洛阳师范大学进修幼儿特色教育一个月。2004年,到太原职教中心幼儿园培训了一个月。2006年又到临汾市幼儿教育中心培训班学习半个月。三次进修,大大丰富了她办园经验和教学方法。
    永固幼儿园在对孩子养教上,创新机制,采用师幼互动,启发诱导的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提问,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其中包括目的性提问和开放性提问。二是有效回应,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其中包括亲情式回应与追向式回应。通过采用师幼互动活动,使养教出现了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局面。
    为了调动留守儿童家长的积极性,该园设立了与家长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沟通、互动互访制度,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孩子家长来园后,老师实事求是地把孩子的情况通报给他们,同时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有何要求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孩子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家长与老师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永固留守儿童幼儿园,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拼搏,办得越来越火,越来越大,得到计生部门与计生家庭的信赖与赞誉。家长目睹幼儿园的优美环境,感受教师对孩子关心备至的情感,感慨地说:“你们真是孩子的贴心人,孩子们在这里成长,我们放心!”通讯员李金城 杨建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