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贾三梅:留守儿童的“妈妈”

2017-01-04 11:20: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留守儿童的“妈妈”

——记洪洞县刘家垣乡中心校教师贾三梅

  临汾新闻网讯 提起贾三梅,在洪洞县刘家垣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留守儿童的事迹传遍全镇,受到大家的称赞。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学校留守儿童逐年增加。这些留守儿童大多跟爷爷奶奶生活,受宠溺爱,任性自由,有的还打架斗殴、不服老师管教,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在刘家垣乡中心校任教的贾三梅觉得,对留守儿童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教育、精神上鼓励,因而她从爱入手,采取多种方法,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帮助。

  贾三梅在东义学校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时,有一天,上课铃响了,她拿着教科书一踏进教室门,就看见满地纸片和书页。她问同学们:“刚打扫过的教室怎么会这样呢?”有同学报告说:“沁玉同学被数学老师批评了几句,就把书本撕烂了。”贾三梅没有言语,一如平常地上完了那堂语文课。

  课后,贾三梅了解到,小沁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只回一次家。她和5岁的妹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7岁时就开始独自洗衣服,帮奶奶干家务,还要照顾年幼无知的妹妹。她小小年纪干了许多大人干的事情,但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性格又好强,慢慢变得不爱学习,还惹是生非……

  贾三梅没有批评小沁玉,而是把撕烂的书页捡起来,粘好后交到她手上,把她亲切地搂在怀里,给她拢了拢凌乱的头发,擦了擦脸上的鼻涕,亲切地对她说:“沁玉,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又能干又懂事,班上的同学、你家的邻居,都夸你是个‘小大人’,我准备让大家向你学习呢!”贾三梅温暖的话语打动了沁玉,她羞愧地抬头望了老师一眼。贾三梅抓住时机,继续因势利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会犯错误,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大家才会更喜欢你。否则,会让大家看不起你,也没人和你做朋友。”听了这番暖心话儿,小沁玉虚心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贾三梅就一直关心小沁玉的学习、生活,帮她补课、洗衣服。慢慢地,小沁玉变得文明、礼貌、乐于助人,成了班上的“小雷锋”。她在文章中写道:“是贾老师给了我母爱,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做一名老师,去关心更多需要关心的人。”

  班上有一位男同学叫杜星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就由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因年迈体弱力不从心,对星阳的生活关心不够,管教不及时,使他变得越来越调皮,养成了许多坏习惯:迟到、撒谎、不做作业、上课不专心,后来还开始逃课逃学。

  一天中午,同学们都到校上课了,就是不见星阳。贾三梅赶紧问星阳的爷爷奶奶,他们却说星阳来学校上课了。放学后,贾三梅又给他们打去了电话,得知星阳没有回家。于是,她连饭也顾不上吃,叫了两个学生就开始寻找,找同学、问邻居,都说没见,眼看天黑了,还是不见星阳的踪影。贾三梅心急如焚地找遍了全村,最后在外村找见了星阳,原来他在一孔旧窑里睡着了。贾三梅气得想揍他几拳、踢他几脚,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平静地将他从地上扶起来,拍掉身上的土,领回了学校。

  贾三梅给星阳倒了杯水,开始了心平气和的谈话。她用电视上贩卖妇女儿童的案例,一问一答进行说服教育,讲着讲着星阳惭愧地低下了头……

  通过电话,贾三梅与星阳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反映了孩子近期的表现,最后在家长的委托下,贾三梅成了小星阳的临时代理监护人。

  从那以后,贾三梅每天两次到星阳家,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帮助,使他改掉了不讲卫生、爱撒谎等坏习惯,逐步走上正轨,努力学习,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贾三梅走到哪里,就把关心留守儿童的好事做到哪里。有个叫王主平的同学,家境贫寒,父母外出打工,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连平时的日常生活开支也不能如愿,孩子很自卑,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看到这,贾三梅很着急,几次上门了解情况,帮助其解决问题。到换季时,她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小主平穿,小主平需要买学习用品或缴费时她先用自己的钱垫上。为了帮助小主平提高学习成绩,贾三梅连续几年让小主平在自己家里吃饭,给他补课。慢慢地,小主平的成绩提高了,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关爱有真情,润物细无声。在贾三梅的关心呵护下,许多留守儿童都改掉了陋习,努力上进、健康成长,人们亲切地称她“留守儿童的妈妈”。

  (贾张选 李保成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