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群众接地气 一心为民保平安

2014-09-09 08:21: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民警在感同身受中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在换位思考中打牢了执法为民的基础,在悉心服务中树立了公安干警的新形象。“一村(社区)一警”联系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尧都区公安局广大民警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接到地气,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消除治安隐患,打击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真正达到了“知民情、解民忧、护民安”的目的,以村庄(社区)的小平安积累成社会的大平安,提升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细化措施 零距离帮扶成效显著

真正融入群众,民警以“脱鞋下田”、“弯腰收割”的务实作风与群众交上心,倾听群众的“牢骚话”“真心话”“烦心话”,怀着“求学”的心态,把服务群众当做“作业”认真做好。

活动中,尧都区公安局安排201名民警到辖区五镇三乡两个办事处的186个村庄15个社区,采取一对一定点的方式开展活动,在警务室、村委会或居委会设立联系点,悬挂标识牌,标注包村民警联系方式,做到了“村村有警、月月见警”,实现了“一村一警”全覆盖、无空隙。包村民警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调研,对治安积极分子、贫困群众、重点人员等各类群众进行走访,与村(社区)干部召开村情分析会,形成警民互动的工作模式,让村民群众知道民警“来干啥”,让民警掌握群众的关注期盼和困难诉求,公安工作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工作。通过走访活动,实现了警力下沉,情报信息及早掌握,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治安隐患及时消除,实现了警务前移,民警也从疲于办案的“怪圈”中逐步解脱出来。

活动办公室还专门制作《走访登记表》《走访活动情况汇总表》,包村民警按照规范,认真写好走访民情日志,开好村情会,上报工作信息和调研报告,使活动本上有痕迹、档案有留存、工作有方向。在规范工作的同时,检查组定期对基层派出所的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走访调研的活动日志、档案材料等资料,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使走访活动目的更加明确,调研成效更加突出。截至目前,包村民警先后入户走访群众10000余人次,发放警民联系卡2400多张,发放治安防范宣传资料4000余份,送证上门86次,采集流动人口信息440条,为群众办实事26件次,帮扶贫困家庭22户。

强化督导 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

尧都区公安局局长谢庆军说:“与辖区群众面对面,与矛盾纠纷面对面,使民警在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能力。”

包村民警把“一村(社区)一警”联系走访活动与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当好法制工作的宣传员、信访问题的代理员、纠纷矛盾的调解员、社会综治的督导员、维护稳定的联络员。主动上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结合包村情况,分类进行法制教育和帮扶,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工作中注重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措施,及时消化问题,化解矛盾;结合管辖区域涵盖着城乡结合部,承建的重点工程项目多,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多发,民警积极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进行理性引导,帮助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依托社区警务室,组建义务巡逻队,加强辖区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的治安巡逻,筑牢治安防范网络,收集上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信息。

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收集各类信息5000余条,解答群众疑问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2条,为群众办理实事86件,调解矛盾纠纷70余件;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做在逃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敦促7名网上逃犯投案自首;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查获雷管38枚、起爆器两台,村民群众还主动上交历史遗留的子弹103发,为辖区治安防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辖区平安创建水平。

警民合力 打击犯罪取得新进展

人民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包村民警结合正在开展的“打团伙、破小案,增加群众安全感”严打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信息优势,集中警务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先后破获命案5起,打掉犯罪团伙18个,抓获嫌疑人195人。追缴赃车12辆、三轮摩托车25辆、电动车34辆,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5月29日,尧都区公安局刑警二中队民警根据联系走访活动中核查到的案情线索,对辖区失盗的变压器案件进行梳理,发现多起案件嫌疑人作案手法相似,决定串并案侦查,并摸排到盗窃农用变压器犯罪团伙的活动轨迹,经过一周时间的布控蹲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熊某和刘某,打掉了这个盗窃销赃一条龙的犯罪团伙。经查,2013年上半年来,犯罪嫌疑人刘某、熊某伙同杨某等人,驾驶摩托车窜至襄汾县、洪洞县、浮山县、尧都区等地,选择比较偏僻的地点,由专人望风,用石块砸开变压器通电联接爪,剪断连接线,损坏变压器,抽下内部铜芯,卖给刘某的废品收购站,所得赃款几个人均分。  通讯员 田哲斌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