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开QQ或是微信,就被各种网购或代购信息刷屏,本想了解下朋友的近况,可看到的都是广告。”市民李女士抱怨自己的社交网站演变成各式商品的推销网。
社交网站商业味儿浓
贾露(化名)是山西师范大学研一的一名学生,平时喜欢在人人网上和同学、朋友互动。近段时间来,贾露突然发现人人网里的“广告”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广告大多是一些在外留学的同学发布的代购信息,以及一些开网店的朋友或是做直销的朋友对自己的商品宣传的图片。贾露说:“人人网是很多同学交流近况的网络平台,我已经利用这个平台有5年时间了,而现在大量的图像信息充斥着商业的味道。朋友有时会向我推荐一些商品,我碍于情面只能答应,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全是我需要才购买的。”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贾露遇到的情况是刚刚兴起的社交网店,不少店主利用自己的社交平台展示自己的商品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有着韩国亲缘关系的邵女士说:“刚开始总有一些好友让我帮她们代购一些化妆品,慢慢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商机,我可以利用我的关系帮更多的人代购,同时赚一些零花钱。”另一位经热衷直销的王先生则经常在自己的QQ空间里或是微信里展示一些商品,或分享一些心得。他说:“我的直销事业刚刚起步,还没有建立起很好的销售网络,我就想到通过QQ空间和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好让一些需要的朋友能及时看到商品信息,促进商品销售。”
有人赞同有人反感
随着社交网店的火热,不少店主认为商品的销售量得到了提高。邵女士介绍,自从自己在微信上展示了一些热销的化妆品后,销售量就是过去的好几倍:“现在我每个月能为老朋友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赚了不少的零花钱,我都打算准备开一家网店专门从事代购。”有人认为社交网站上的代购基于朋友间的信任,比普通的网店更值得信赖。一位新妈妈说:“我就是通过在德国的旧同学为孩子代购奶粉,这比在超市或网络购买更放心,毕竟我们都是十多年的交情了。”然而不少社交用户却很反感这种社交网店,家住裕祥花园的魏先生认为:“社交网络本来是用来联络朋友间感情的,可是现在有人却把它衍生为商业宣传媒体,关键是这些在社交网站上打着友情招牌的商品,还缺乏质量保证。特别是一些代购的商品,即使不满意,也不可以退货,又碍于朋友的情面就吃了这个哑巴亏。”
交易时最好多留心眼
与淘宝交易相比,社交商品的交易没有评价机制、没有信用担保、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完全基于买家对卖家的信任,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代购一般都是先汇款再发货,而且看不到别人的评价,如果收到的产品不合心意,要退货就会很麻烦。为此,记者咨询了山西尧之天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她表示:社交网店的交易有风险,因为买卖双方没有构成契约关系的买卖合同,同时很多海外代购不退只换,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很难说清到底是谁的责任。虽然买卖双方之间有某种信任,但交易过程中最好还是多留心,最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购买商品。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