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张春茂)10月20日,听到收藏家点破自己购买物品的问题后,郭师傅懊悔不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高价买来的“老物件”竟是个“新仿品”。
郭师傅买来的“老物件”是个酱釉罐子,高17厘米,口径8厘米,底部直径10厘米。罐子上口略有残损,底部使用痕迹明显。这本是个普通的罐子,吸引他的是罐子身上的艺术。罐身有两幅圆形图案,底色灰白,画色深蓝。一幅为绘画,画为菊花,旁有题词,秋菊挂色;一幅为书法,题有“画于南轩之下,秋菊,挂色”等字。
“之所以买这个罐子,是因为罐子上边有图案,没有图案只是一个生活用品,有了图案则是艺术品。”郭师傅介绍,他搞收藏也有几年了,经常跟老师傅们学习,也看一些专业书籍,对瓷器多少有点儿了解。当初,他买罐子时看了罐子内部有制作的痕迹,做罐子胚胎时的上下接口也比较明显,而且还有使用的痕迹,所以几经讨价还价就买了下来。
在买罐子时,郭师傅得知罐 子是从襄汾的乡村里收来的,他听后,当时心里还暗暗高兴,觉得有可能是咱临汾窑的产品”。经过朋友指点才发现,罐子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的确是一个老罐子,但却是个‘新仿品’。其釉色中腐蚀斑点较多,釉色不协调,罐子内外釉色不一致,罐内釉色完好,而罐外釉色脱落。另外,在图案边残留有竖条型刻划痕迹。”在郭师傅家喝茶的收藏家朋友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图案中的题词“画”用的是简化字,这是不应该出现的。
点破罐子的问题后,郭师傅才恍然大悟。据其推断,卖家为了卖个好价格,故意找老罐子进行仿造,使其看起来具有艺术性,以提高其价值。“古玩市场的水很深,仿造的器物非常多,大家购买时一定要谨慎。”得知即便老罐子也只值几十元钱后,付出10余倍价格买来罐子的郭师傅告诫古玩爱好者,收藏古物一定要掌握专业知识,并多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