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家住福利巷的市民翟女士致电本报反映,自己和朋友在位于五一路的一家服装店购买衣服,称如果有会员卡可以享受9.5折的优惠,于是她便购买了一件原件269元的衣服,按照商场的规定打折下来是255.55元,但收银台竟收她256元,她不明白这多余的五角钱去了哪里。针对这一情况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对此,记者来到了翟女士所说的这家店,发现情况确实如此,店内的部分换季衣服打五折,一件原价为229的衣服,打折后本应该是114.5元,但商家卖出的价格却是115元。此时,记者也遇到了和翟女士一样的疑问,为什么会多出来5角钱?”导购说:打折后如果有零头要四舍五入。”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位于贡院街的服装店,发现这种情况在其他店也存在。在一家内衣专卖店里,一件原价为129元的内衣,在打了6折后本应该售价为77.4元,但实际的售价却是78元,六毛钱去哪儿了?在听到记者的疑问后,该销售人员表示,这个记账方式是公司系统设置好的,不能改,还表示“以后会事先告知顾客。”在走访的过程中,和翟女士有同样疑问的市民不在少数。
“去买打折的衣服时,399元打对折是199.5元吧,直接就开票成了200元。”市民李丽说。还有消费者遇到过“169元被‘四舍五入’成170元”,甚至596元直接开票成600元的情况,还有的特卖会上所有的角币都被舍掉了。一位正在等待试衣的张女士表示,现在很多衣服的标价都以9结尾,如果折扣在五折或更低,那算下来都得“五入”。
记者致电市物价部门,据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商家在标价之外不能另外加价出售,要实行明码标价。站在人民币的角度,角币在市面上仍流通,就要按明价算。但如果是分币,按照“四舍五入”收银无可厚非,因为分币目前在市面上没有流通,因此商家这种按“四舍五入”收银,属于单方规定,市民可以拨打物价投诉热线12358向物价部门投诉。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