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天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有一些人因为锻炼不当造成损伤。市人民医院骨科医师孙振伟提醒市民――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人们在进行锻炼和健身时,也更容易发生扭伤事故,尤其是老年人。当然扭伤多发生于身体的关节部位,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如有运动前的热身不充分、年龄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的蜕变、关节炎、健身装备的不合适等。针对这些频频发生的扭伤事故,市人民医院骨科医师孙振伟给出了一些建议,他强调,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益健康。进入冬季以后,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保护关节。
保护关节要加强肌肉锻炼。孙振伟介绍,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损伤的人目前占人口很大比例,这主要是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关节本身的相关软骨就会有蜕变,这种蜕变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年龄的因素外,还有因为长期不活动,软骨细胞得不到有效刺激,造成软骨细胞的蜕变、衰变。
孙振伟认为,年龄的问题无可回避,但保持关节软骨的活力却是可以通过锻炼达到的。而做一些适当的关节运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刺激,也能把围绕关节的那部分肌肉练出来,对关节起一部分代偿作用。孙振伟说,上年纪的人由于神经蜕变,灵敏度差了,肌肉力量也弱了,所以容易出现关节问题,“我建议那些上年纪的人慢慢地多做一些静力性的肌肉训练,把肌肉练强,就像电线杆两边拉着钢筋一样,这样就能稳定了。”据孙振伟介绍,这类运动包括伸直腿、抬腿、绑沙袋、骑马蹲裆练站马步等等,都非常有效果。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平时应该注意保暖,不能着凉,运动时也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过量。“感觉微微出汗时就达到目的了,有些上年纪的人好胜心强,老想竞赛式地玩下去,这是我们所不主张的。”
保护关节要适度锻炼。孙振伟介绍,人体的各种状态中,最磨损关节的其实是人在半蹲时。对中老年人来说,爬山、上下楼梯等就是一种比较磨损关节的运动。如果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这样的问题,要尽量避免爬山、上下楼梯这样的运动,这样才是对关节的一种保护。当然也有些运动是适合保护关节的,比如游泳。对于关 节有问题的人来说,在平常锻炼时的强度一定要适中偏小一点,不要一走就走很长时间,可以走一段休息一段。另外在饮食方面也可以适当增加蛋白的摄入量,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海鲜类等虾蟹贝壳之类的食物,饮食习惯对中老年人的软骨有一定的营养作用。
保护关节要注重生活细节。孙振伟提醒,保护关节除了进行正确的运动外,进行一些物理按摩,穿鞋讲究一些也是不容忽视的。据介绍,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但按摩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若不当还会加重病情。因此,按摩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还有一个误区是穿鞋,单薄的平底鞋其实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穿平底鞋行走时体重会过多压在脚后跟,时间长了上传的冲力可能会使人产生足跟、踝、膝、髋、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适,对关节造成不良影响。最好是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这样可以减轻对关节的冲击,降低关节磨损。
孙振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几点:1.生活中,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特别要注意避免关节的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如膝、踝关节的关节炎患者平日要尽量避免上下楼梯、长时间下蹲、站立等较剧烈的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
2.运动时切忌争强好胜,适度适量即可。一般自己感觉微微出汗时就可以停止锻炼。平时慢步行走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长时间,可以走一段休息一段。可以适当选择游泳、骑车、做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也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楔形鞋垫等辅助关节运动。
3.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蛋白摄入量,牛奶、豆制品、海鲜类的虾蟹贝壳可以适量多吃。关节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切忌到不正规的小诊所进行按摩治疗。 记者 李娇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