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醉驾入刑”以来,临汾市公安交警支队一直对酒驾、醉驾保持着高压态势,酒驾检查也从“阶段化”过渡到“常态化”。如今,醉驾入刑”已3年有余,随着酒后驾驶的违法成本越来越高,那么,广大司机朋友的认识是否有了质的提高?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车祸猛于虎司机要警惕
“车祸无情,一人醉酒驾驶会赔上全家人的幸福。我曾遇到过多起因为酒驾而造成家毁人亡的惨剧,所以一直严格约束自己,绝不在喝酒的状态下开车。”在一家4S店市场部任职的刘畅告诉记者,生命安全重于泰山,他不仅严于律已,还劝身边的朋友都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在国家提高了对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之后,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处罚各种酒驾、醉驾的案例铺天盖地,看着那些血肉模糊的车祸现场和悲痛欲绝的家属时,刘畅更加坚定了自己遵法、守法的决心。他说:严查酒驾是对每一个生命和家庭负责,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幸福,我们都应该对喝酒有所克制,遵守交通法规。”“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话成为刘畅和身边朋友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大家都增强了醉驾就是犯罪的认识。饭桌上的“酒精考验”也不像以前那样难以招架,严查酒驾,让他和朋友们形成了“以茶代酒”的好习惯。他说,看着朋友们对酒驾认知的提高,心里多了一份安心,希望更多的人能深刻意识到酒后开车的危害,彻底消除酒驾带来的隐患。”
酒驾存侥幸 出事悔莫及
但是,在醉驾入刑的严打高压态势下,依然有部分驾驶员饮酒开车,甚至醉酒开车。当下,酒驾肇事新闻仍不时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流血事件的背后,是很多人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可能那么倒霉吧”。
酒驾屡禁不止,居住在莲花池一巷的王志新就被侥幸心理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要是不喝酒,事故或许就不会发生,真是没想到啊!那天吃饭,几杯白酒、两瓶啤酒就让我摊上了这么大的事。”提起发生在上个月的交通事故,王志新仍然心有余悸。因为醉酒驾驶摩托车,他将一名女行人撞伤,交警处理事故时,酒精测试仪检测出他的体内酒精含量达到72mg/100ml,被鉴定为酒驾。王志新十分后悔地告诉记者:我不该酒后驾驶,真的不应该,被罚钱、扣分我都认了,可对行人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以后喝酒绝不驾驶摩托车了。”“交通事故不会轻易落在我身上”的侥幸心理,还有酒后驾车闯祸与个人酒量大小和开车技术高低有关的错误观念,在很多驾驶员心中依旧根深蒂固,在与交警玩“捉迷藏”中,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我就是一个抱有侥幸心理的例子,希望大家能认识到酒驾的危险,不要害人、害己。”王志新以自身经历为广大司机朋友敲响了警钟。
推杯换盏时 安全记心间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敬酒、劝酒早已成为一种“酒桌文化”,在酒驾检查日趋常态化的今天,应酬聚会上的劝酒之风也得到了改善,即使是友情般地推杯换盏,也有了更多远离酒驾的应对方法。
今年26岁的崔浩告诉记者:“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每次见到战友会感觉格外亲切,总是不醉不归。现在,每次聚会,我们都会留下一个人不喝酒,由他来开车送大家回家,或者提前联系好家人来接,以保障大家的人身安全。”如今,酒驾危害日益深入人心,喝酒已不是聚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如果决定喝酒,就会互相转告不要开车,选择打车,或者部分有车族干脆改变了喝酒的习惯,选择到茶楼喝茶、听音乐、打牌、聊天。“同样是交流感情,酒并不是唯一选择,还是人身安全最重要。”崔浩说。
随后,记者联系到市交警支队法制科负责人。他说,自严查酒驾以来,目前所查处的酒驾、醉驾案例明显减少,市民对于喝酒开车危害性的认识也日益提高。随着严查酒驾常态化,该局在酒驾高发时段持续开展了专项行动予以打击,有力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安全。
记者成华 崔敏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