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卫红)去年以来,市交警支队按照交通秩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量化任务、明确分工,排查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使我市道路交通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深化“四定一包”勤务机制,拓展活动范围。活动开展后,市交警支队把道路交通管理“四定一包”勤务机制的内容进行了引深,在原来定人、定时、定责、定路段、领导包路段和支队包大队、大队包中队、中队包路段的三级承包督导责任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整治内容。同时,为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各交警大队与工商、住建、交通等市区道路交通专项整治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坚持对违规停车、随意调头、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
排查整改隐患,更新交通设施,展现道路环境新形象。按照边排查、边整治的要求,市交警支队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实施交通安全设施生命防护工程,特别是对山区道路和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特殊线型以及特殊地理条件的路段,分级设置更加安全的防护设施和必要的警示标志,减少翻、坠车事故。同时,各交警大队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示,及时更新维护,重新施划。对改造后的路口安装交通安全设施29处,信号灯自适应系统涉及35处,市区主城区设置隔离护栏16743米,安装、更换电子警察7处。
严格管控危险源头和“六类重点车辆”,严防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全市从事危化品生产、使用、运输的企业逐一进行排查登记,做细做实源头管理工作;各大队执勤执法民警对重型货车进行重点抽查,坚决查处“三超一疲劳”及客车超员、酒后驾驶、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
加强学生接送车排查整治工作。认真检验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和审核驾驶人资质,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坚决不准接送学生,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同时,通过定人、定校、定车的方式,督促学校对学生接送车辆集中进行认真检验,检验中发现有交通安全隐患的,立即进行整改,确保校车管理措施落实。
加大“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力度。成立黄标车及老旧车工作领导组,坚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同时,继续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保障“一站式”服务窗口的畅通运行;进一步落实好淘汰车辆的资金补贴发放工作。全市任务总数33673辆,截至2014年12月24日,全市累计淘汰33963辆,完成比例为100.8%。
严控货车和非法营运三轮车辆通行,净化市区道路交通。市交警支队向社会下发了《禁止三轮车、货运车辆驶入市区》通告,把三轮车整治列入重点内容进行治理。召开了南城、北城、环城三个直属大队联席会议,进行专项安排部署,各直属大队专门成立了机动分队,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对三轮车进行严查、严处、严管。活动中,共查扣三轮车375辆。
加大宣传力度。活动开展以来,市交警支队采取全方位、立体宣传活动方式,大力宣传交通秩序提升的重要意义。除在《临汾日报》《临汾电视台》以及官方微博、贴吧报道整治状况外,还向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及群众发送手机短息提示2万余条,在公交车、出租车LED显示屏滚动播出整治内容1万次,悬挂标语3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765面,散发宣传单2万余份。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