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商家加大了“甩货”力度,全场清仓,一件不留”的标语几乎随处可见,市民们的“淘宝”热情随之爆发。但是,价廉”未必“物美”,市民们在选购清仓品时应保持理智,别被特价冲昏头脑,以免买时容易退时难。
市民淘货热情高
“清仓过年,吐血甩卖”全场三折”低至三十元”……2月11日上午,记者在市区青狮北街、财神楼市场、财神楼中街等“逛街胜地”看到,各商家已开启强力促销模式,吆喝声不断,顾客们也颇为买账,扫货”热情高涨。
多家商铺出现了人气爆棚现象,顾客们都得挤着进去。“这件大衣搭配这件衬衣原本要1100元,现在只花600元就到手了,节省下来的钱还可以买鞋、买包。”在神话市场内,收获颇丰的杜女士兴奋地向同伴炫耀战果,还有这几件内搭更是便宜到家了,平均下来一件不到60元。”当天下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年末的“扫货”大军中,这几条街道一度寸步难行。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路人,了解到大多人都是奔着便宜而来。有些人已经备好了年货,依然不愿错过“便宜货”。还有一些人摸准了商家的促销规律,过了“小年”才开始添新衣。
买时容易退时难
在走访中,记者留意到不少商家确实诚意十足,冬装的价格已跌至冰点。也有个别商家趁机浑水摸鱼,将多年前的旧款或残次品混充在清仓大军里,并标出“霸王条款”—— —“不能试穿,不能退换”。但是,顾客看到比较心仪的服装低于心理价位时,冲动依然占了上风,根本不会考虑买到的衣服是否适合自己。
家住科委巷育英小区的李女士看到“特价”,就不管不顾地“疯抢”,结果淘回去的好多衣服都压了箱底。由于好多低价衣服都不让试穿,我只能大致地比划比划,没想到打底裤和毛衫都小了。”李女士有些苦恼,我想换换,但店主一口拒绝了,还说衣服出了门就不能退换了。”买时容易退时难,从事批发行业的王莉对此也深有体会。几天前,她在财神楼市场一家女装店花了120元买了一件蕾丝连衣裙,拿回家后发现裙子的里子已经开裂,侧缝也有些开线。“我本来想讨个说法,但那家店的老板却说她之前都检查好了,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甚至怀疑是我自己弄坏了又想换一件。”王莉有苦难言,无奈与该店老板打起了“拉锯战”。
莫被低价迷了眼
看到“特价”二字,不少人就迈不开脚,花了钱又觉得不值,想反悔又有些难。对此,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过于热衷价廉,走进打折的误区。买打折商品时应货比三家,如款式和面料差不多的服装,价格却往往相差甚远。还要考虑购买的服饰能不能与现有衣服搭配、是否能马上派上用场等因素。在挑选低折扣正品服装时,千万要睁大眼睛,因为库存久了或挑选的人多了,服装往往会有破损。
“商家打折促销不排除其中鱼龙混杂,有的商家虚抬价格再打折促销;还有一些商家打出‘捆绑销售’的旗号变相搭售,或促销品加上正价品才能享受一定的折扣,或不同商品任意组合达到一定额度才能优惠。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获得真真正正的实惠,还会因为贪便宜而购入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衣服,蒙受损失。”该协会副秘书长江栩说,清仓打折商品同样享受“三包”,个别商家对打折商品不“三包”的做法是不对的。消费者必须看清商品标签上所有内容,并留好相关购物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顺利退换货,维护自身权益。
记者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