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招聘旺季,不少求职者满怀憧憬地奔走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却遗憾地无功而返。面对求职难的困境,一些人“病急乱投医”,在网络和招聘会上疯狂“海投”简历,看到高薪、工作轻松、时间自由等字眼就盲目前往,稍不留神就跌入不法人士精心编制的“美丽陷阱”。
“高薪诚聘”看上去很美丽
打开一些招聘网站,标注“高薪诚聘”的信息关注度极高,拥有一份“外表光鲜,月薪在6000元―8000元”的工作是很多求职者的梦想。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康看到某医药公司急聘多位客户经理,而且不限工作资历时,他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投放了简历。
几天之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通知小康去晋中总部面试,并参与新员工培训。但是,小康到了培训现场才知道,客户经理的实质是业务员,他被分在了华东区跑销售,工资待遇主要看业绩。
“实习”漫长“转正”遥遥无期
“我刚毕业时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信心,仓促之下找了一份工作,现在却被合同绑死了。”毕业一年的高舒琦(化名)懊恼不已。去年她一次“海投”简历后,被一家舞蹈工作室聘用,并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
“按照合同规定,我实习期的工资为15元/课,转正后是55元/课。我实习了8个月,每个周末都是忙忙碌碌,有时还做一些本职以外的工作,每个月到手的钱还不足300元,就跟免费劳动力一样。而且我已经可以独立带班了,转正申请却一直没有被批准。”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高舒琦顿时萌生了退意,我要是干不满一年,当时缴纳的1000元押金就算作违约金了,我准备把剩下的4个月干完就立马走人。”
网络兼职自由却不靠谱
门槛低、回报高、工作时间自由、轻轻松松在家赚钱……这样的工作待遇对很多人来说都极具诱惑。家住恒安新东城的“全职妈妈”小王成功应聘到一份淘宝客服的工作,但她的主要工作不是跟客户交流,而是给客户刷信誉。
“工作流程很简单,就是老板指定店铺和商品,然后我使用网银先拍下来,主要购买游戏卡、话费充值卡等虚拟商品。等我确认收货并好评后,我的货款和报酬就会相应地到账。”小王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受骗经历,完成了几笔交易后,老板都把报酬打过来了,虽然没有承诺得那么高,我也挺满意的。
等我购买了2000多元的游戏卡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这个老板了。抛去成本和报酬,我还亏了800多元。”
诱惑当前别被谎言蒙蔽
在采访中,一些待业者表示,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就行,而且能尽快上班最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求职者急在心头,看到招聘就“疯投”,甚至为了展示自己的诚意,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要求也“照单全收”,盲目前往很可能换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找工作一定不要心急,应聘之前一定要对所应聘的单位有所了解,可以从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相应企业的情况及背景,看看企业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企业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实际工作之前也要对工作具体内容、工时、薪资等各个方面提前明确。”临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科长闫建信提醒求职者,按照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能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不能提供虚假的就业信息。如果对方要求提前缴纳高额保证金时务必提高警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到“高薪”可要擦亮眼。工资过高、待遇过好反而要多留个心眼,认真分析相关的招聘信息,合理评估自身的能力,以免上当受骗。”闫建信告诫求职者,劳动合同是维护用工者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实际工作之前一定要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相关条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王伟